最澄(Saicho 767~822)

日本佛教天台宗创始人。亦称睿山大师、根本大师、山家大师、澄上人。俗姓三津首,幼名广野,近江国(今滋贺县)人。初依大安寺行表为弟子,学唯识章疏等。15岁于近江国国分寺剃度785年于奈良东大寺受具足戒。后入比睿山结草庵,学法华、金光明、般若诸经,特别精究《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天台三大部)。788年改草庵为寺(后称一乘止观院、延历寺)。804年作为入唐请益天台法华宗还学生,率弟子义真入唐。在天台山从修禅寺道邃和佛陇寺行满受天台教义,并与弟子义真从道邃受菩萨大戒;从禅林寺的翛然习牛头禅要。离天台山后,又至越州(今浙江绍兴)龙兴寺从顺晓受密教灌顶,并抄写许多经疏。翌年携带《台州录》102部240卷、《越州录》230部460卷及金字《妙法莲华经》、法具等回国。先为南部八高僧讲授天台宗法门,又在高雄山寺设灌顶坛传密教,为日本有灌顶之始。并获准设天台宗年分度者(按年限定出家人数),正式创立日本天台宗。819年上奏,欲创建大乘戒坛于比睿山,遭到奈良其他佛教徒的反对和攻讦,因撰《显戒论》3卷、《显戒缘起》2卷上之于天皇,未被允许。直到逝世后,日本天台宗方获准在比睿山设大乘戒坛。866年,清和天皇追赠传教大师谥号,为日本有大师号之始。所创天台宗为圆密一致,主张四宗(天台宗、密宗、禅宗、大乘戒)合一。著作主要有《守护国界章》、《法华秀句》、《内证佛法血脉谱》、《山家学生式》、《显戒论》等,近代辑有《传教大师全集》。

1982年,日本天台宗延历寺座主山田惠谛率众到中国巡礼天台,和中国天台宗联合举行法会,立最澄大师天台得法灵迹碑于国清寺,中国天台宗也立碑纪念。(林子青)

热门词典

忏法

中国大百科全书

原是佛教徒忏悔罪愆的仪则和行法。起于东晋道安、慧远、宋、齐、梁、陈亦颇流行,特别是梁、陈之际,忏法繁兴。梁武帝亲制《六道慈忏》自行。后经元代智松重订,为近世通行..

无常(anitya)

中国大百科全书

wuchang佛教教义。三法印之一。指世界万有(一切事物和思维概念)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互依存关系,没有永恒的实体..

佛教派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

佛教传播到每一个地区以后,由于受到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形式和内容都有相应的变化,形成许多宗派。中国:有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语系三大系统。它们在发展过程中..

戒(sila)

中国大百科全书

Jie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例如小乘有五戒..

法(dharma)

中国大百科全书

Fa佛教术语。《俱舍论》卷一称能持自相故名为法。这是传统的解释,意即凡具有质的规定性,并为人们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就称为法。根据这种解释,由于大小乘及派别的不..

佛事仪式

中国大百科全书

foshi yishi佛教为举行各种法事活动所拟定的种种行法、规范和仪制。从广义说,由三皈五戒到三坛大戒,由简单念诵到各种仪规都可称为佛事仪式。一般主要是指为信徒、施主等..

无我(anatman)

中国大百科全书

wuwo佛教教义。亦称非我、非身。三法印之一。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原始佛教在《相应..

顿悟

中国大百科全书

Dunwu佛教教义。佛教关于证悟成佛的步骤和方法。与渐悟相对,指无须长期按次第修习,一旦把握住佛教真理,即可突然觉悟而成佛。顿悟之说,在佛教经典中早有记载。《大乘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