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次第统编

辨惑(二)

佛学次第统编

医者治病,先明病相。佛法度生,先明惑相。兹述辨惑,惟大乘所辨之惑,不同小乘。盖凡夫及小乘一切之惑,皆为大乘之所破除者耳。..

无明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惑业,若逆溯之,其源无不归纳于无明。盖一切惑业,无非由执。由有执故,乃能成障。所以执者,为有着故。所以著者,原无明故。无明之外,无别他因。故此一切惑业,无不..

循本以折末

佛学次第统编

反之由无明而顺推之,则无不是由无明演绎而成一切烦恼。盖由无明故,所以成迷。由有迷故,所以成着。由有着故,起于二种我执而诸障生。由有人我法我执故,见有诸境。生起一..

释义

佛学次第统编

无明梵语阿尾儞也,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又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

本末二种无明

佛学次第统编

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又一切烦恼之异名也,有二种:一、根本无明 始初之念,法界之理,之根本无明。二、枝末无明 因根本无明,起三细六粗之惑业,曰枝末..

独头相应二种无明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无明又有二种:一、独头无明 又云不共无明。如起信论谓:业转现三细之间,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二、相应无明 六粗与余惑相应而起,为相应无明。..

五种无明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无明又有五种,百法问答钞曰:一、相应无明 同上。二、不共无明 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三、恒行不共无明 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

十五无明

佛学次第统编

髀婆沙论云十五种无明:一、根本无明 谓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二、枝末无明 谓心心所法相应而起。即有贪嗔慢疑见等..

我及我所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计着于我,有我我所。我者谓自身,我所者谓身外之事物,是为我所有,故名我所。智度论云: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着五众(五蕴)为我,然后着外物为我所。罗什法师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