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篇次第义
发布时间:2025-05-21 11:07:47 | 来源:白陵寺

戒本疏·正果五篇:“大圣临灭度时,欲使教法传世有仪,故命持律广开斯要。所以结集文云,一切僧尼及诸犍度所有教法,聚在一处;文诚验矣。(一、约位行)于五篇中,正死之罪,宜加先勒;有余之罪,其即第二;如是渐降,乃至第五。欲使僧尼观过兴厌,先粗后细,断除业非,克出道益,理数然矣。(二、据根条)又且上明位行,今据根条为言。何以明耶?初篇之体,能治行本,入道正元。若坏初本,后四枝条无由生行。故知初篇行立,众行随生,最须奉修,故须先立。第二,众法纲网须成,必事乖违,何能匡化?故须次立。身口法式,行越威仪,自行不成,何能静业?故立第三。上虽三业无瑕,深为行净;若染世讥,尘翳正法,未能荣显,故须第四。自行外化,乃复须明。若不敬顺三宝,禁约四仪,说授乖方,便沈法网,故须第五,趣道正行。”(戒疏记卷三·五六·一一)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