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众相礼法 内容: 子题:五众及塔相礼、如来及塔通礼、礼师冢行事钞·僧像致敬篇:“(一、次礼人塔)四分,五众[及塔]相礼,如来及塔通礼。 初小沙弥尼,礼大沙弥尼、沙弥、式叉、比丘尼、比丘、如来,及六塔。 二、小沙弥,礼大沙弥尼、沙弥,乃至如来,及六塔。 三、小式叉摩那,礼大式叉,乃至如来,及四塔。 四、小尼,礼大尼、比丘、如来三人,三塔。 五、小比丘,礼大比丘及如来二人,及塔。 (二、礼师尸冢)五百问云,得礼师冢。 还自问曰:‘生时是师,死成枯骨,何由向礼? ’答:‘佛在世时,应须供养,泥洹已,亦是枯骨;师亦如是,须报恩故,得礼冢也。 死尸未葬,义准礼之。 ’”资持记释云:“五众下略及塔字。 相礼者,若五众相对,则四位尊卑,二众沙弥,同一位故;若五众各论,自分大小,当众同腊,则须对礼。 如来及塔,五众齐敬,一向是尊,故云通礼。 塔即坟冢。 初下,别列。 次科,五百问中。 决前礼塔,引佛为比,意在报恩。 死下,义准。 论明礼冢,不言尸故。 ”(事钞记卷三七·一九·一八) 发布时间:2025-05-21 11:08:01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