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雍和宫 内容: 藏传佛教著名寺院。 位于北京东城区。 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原为清世宗胤祯即位前的府邸。 雍正三年(1725)命名雍和宫。 雍正十三年停放世宗灵柩,以后奉其影像于永佑殿(后改名神御殿),雍和宫遂成清帝供奉祖先的影堂,但大部分殿宇为僧人诵经处。 乾隆九年(1744)改建为寺院,院落五进,主要建筑物有三座精致牌坊和天王殿、正殿(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万佛楼)。 此外还有东西配殿、四学殿(即讲经殿、密宗殿、数学殿、药师殿)。 整个建筑布局完整,巍峨壮观,具有汉、满、蒙、藏民族特色。 各殿内供奉的众多佛像,造形优美,形象生动。 以金、银、铜、铁、锡制作的五百罗汉山和金丝楠木的木雕佛龛以及26米(露出地面18米)高的旃檀木雕弥勒像,被誉为雍和宫的三绝。 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铜像也颇为珍贵。 天王殿后有一乾隆帝御制碑《喇嘛说》,碑文着重叙述和考证了喇嘛一词的来源以及藏传佛教的渊源。 此碑文是研究清代藏传佛教的重要资料。 20世纪50年代以前,雍和宫遭到极大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分别于1950、1952、1979年进行过三次大修整。 (陈景富)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7:23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5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