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萨迦寺 内容: 藏传佛教萨迦派主寺。 为萨迦北寺和萨迦南寺的总称。 先是萨迦派创始人昆贡却杰布于1073年在后藏仲曲河北岸山上建白宫(亦称古绒寺),即萨迦北寺。 因该地土质呈灰白色,故称萨迦,意为灰白色的土地。 以后,寺名、地名、宗派名,都称萨迦。 在昆贡却杰布以后,经过几代经营,北寺逐渐形成规模巨大的宫殿式建筑群。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发思巴由萨迦起程赴大都,途次吉热寺,盛赞吉热寺殿堂庄严。 送行的萨迦本钦释迦桑布返回萨迦后,立即征调 13万户民工,仿吉热寺式样,建萨迦南寺。 南寺墙高而厚,东西长约166米,南北宽100米。 墙上有40个马面,四角置碉堡,四面有门楼,寺外有围绕寺墙的人工河,现仅存遗迹。 寺墙涂有红、白、黑三色:分别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 萨迦派俗称花教,即本于此。 南寺拉康钦姆(大殿)高11米多,面积5500平方米,有40根粗大的圆柱。 殿中供奉萨迦派崇拜的诸佛、菩萨像。 殿墙上绘有表现当年建寺经过的壁画。 殿后,为藏经库,中有1万多部经典是发思巴时期集中卫、藏、康等地区的缮写家,用金、银、朱砂汁和墨汁精工写成的珍品。 另有一部方经,长、宽各1米余,用夹板保护,全部用金汁写成,被视为写经中之珍宝。 全寺共有佛教经藏4万多卷,包括一部分贝叶经。 因寺内藏有大量珍贵经卷和图书,故有第二敦煌之称。 大殿右侧,有一只高一尺半的玉钟及一块长方形的玉板,被称为寺内两宝。 玉钟用以罩佛前的长明灯,玉板上刻有一首汉文诗,落款为醒石。 周围还陈列有中国历代王朝赏赐的瓷器及元代皇帝赐给的法衣、盔甲、靴等文物。 壁画主要集中在主殿楼上,画有萨迦派历代祖师、高僧图像及一些佛教故事。 另有图案别致的多种密宗坛城画,有些为元代作品。 正殿中还收藏有数以百计的画卷,记载着萨迦派发展的历史,是西藏古代珍贵的艺术作品。 现北寺已毁,南寺保存完好。 (常霞青)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8:00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5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