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求那跋摩〔《神僧传》卷第三〕 内容: 求那跋摩。 此云功德铠。 本剎利种。 累世为王治在罽宾国。 年十四便机见俊达深度。 仁爱泛博崇德务善。 其母尝须野肉令跋摩办之。 跋摩曰。 有命之类莫不贪生。 夭彼之命非仁人矣。 年二十出家受戒。 洞明九部博晓四舍。 诵经百余万言。 深达律品妙入禅要。 时人号曰三藏法师。 至年三十罽宾国王薨。 绝无绍嗣。 众咸议曰。 跋摩帝室之胤。 又才明德重。 可请令还俗以绍国位。 群臣数百再三固请。 跋摩不纳。 乃辞师违众林栖谷饮。 孤行山野遁迹人世。 后至阇婆国。 初未至一日阇婆王母夜梦见一道士飞舶入国。 明旦果是跋摩来至。 王母敬以圣礼从受五戒。 母因劝王曰。 宿世因缘得为母子。 我已受戒而汝不信。 恐后生之因永绝今果。 王迫以母敕。 即奉命受戒。 渐染既久专精稍笃。 顷之邻兵犯境。 王谓跋摩曰。 外贼恃力欲见侵侮。 若与斗战伤杀必多。 如其不拒危亡将至。 今唯归命师尊不知何计。 跋摩曰。 暴寇相攻宜须御捍。 但当起慈悲心勿兴害念耳。 王自领兵拟之。 旗鼓始交贼便退散。 王遇流矢伤脚。 跋摩为咒水洗之。 信宿平复。 后为跋摩立精舍。 躬自琢材伤王脚指。 跋摩又为咒治之。 有顷平复。 时京师名德沙门慧观慧聪等远挹风猷思欲参禀。 以元嘉元年九月。 启文帝求迎请跋摩。 帝即敕交州刺史令泛舶延致。 观等又遣沙门法长道冲道隽等往彼祈请。 文帝知跋摩已至南海。 于是复敕州郡令资发下京。 路由始兴经停岁许。 始兴有虎市山。 仪形耸峙峰岭高绝。 跋摩谓其仿佛耆阇。 乃改名灵鹫。 于山寺之外别立禅室。 去寺数里磬音不闻。 每至鸣椎。 跋摩已至。 或冒雨不沾。 或履泥不污。 时众道俗莫不肃然增敬。 寺有宝月殿。 跋摩于殿北壁手自画作罗云像。 及定光儒童布发之形。 像成之后每夕放光。 久之乃歇。 始兴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 后茂之将死。 跋摩躬自往视说法安慰。 后家人梦见茂之在寺中与众僧讲法。 此山本多虎灾。 自跋摩居之。 昼行夜往。 或时值虎以杖按头抒之而去。 跋摩尝于别室坐禅。 累日不出。 寺僧遣沙弥往候之。 见一白师子缘柱而立。 亘室弥漫生青莲花。 沙弥惊恐大呼。 往视师子豁无所见。 未终之前预造遗文偈颂三十六行。 自说因缘云。 已证二果。 手自封缄付弟子阿沙罗云。 我终后可以此文还示天竺僧。 亦可示此境僧也。 既终之后即趺坐绳床。 颜貌不异似若入定。 道俗赴者千有余人。 并闻香气芬烈。 咸见一物状若龙蛇。 可长一匹许。 起于尸侧直上冲天。 莫能诏者。 即于南林戒坛前。 依外国法阇毗之。 春秋六十有五。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9:51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5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