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九华山 内容: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初名九子山。 在安徽青阳县西南20公里处。 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 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 唐李白有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诗句,后遂更名为九华山。 佛教传说释迦牟尼逝世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于新罗王族,姓金名乔觉,于唐开元间(一说永徽间)渡海至此,见山明水秀,于此修行。 至德初年构筑禅宇,不数年成大伽蓝。 建中初,德宗赐名化城寺,为九华山第一座寺庙。 贞元十年(794,一说贞元十九年)七月金乔觉示寂,信徒因他是地藏菩萨化身,称他为金地藏,遂建塔纪念。 此后每年农历七月底前后,朝九华山者日以万数。 全山以化城寺为中心,有大小寺院八十余所。 其中著名的尚有:①东岩(亦作东崖)寺。 明万历中将环奇亭改建佛殿,并建筑诸堂,后被毁。 清同法(1862~1874)中重建大雄宝殿、万佛楼、地藏殿等,1933年被焚。 其后移建于化城寺东,称东岩下院。 传金地藏等宴坐于此,又称宴坐岩。 ②甘露寺。 清康熙六年(1667)建。 传说动工之夕,满山松树皆滴甘露,故名。 乾隆中曾扩建,后毁于兵燹。 同治年间又重修,恢复旧观。 ③ 百岁宫。 原名摘星庵。 明万历中,河北苑平僧海玉(号无瑕)在摩空岭上摘星亭结茅而居,名摘星庵。 示寂时年百一十岁,时人称其住庵为百岁宫。 明崇祯帝敕封 应身菩萨,御题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 原为化城寺的僧寮。 清嘉庆间,成为十万丛林。 咸丰年间被毁,后又重建。 1932年建大雄宝殿,为全山四大丛林之首。 另有地藏肉身塔及地藏禅林等。 发布时间:2025-05-21 11:21:33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