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行〔《神僧传》卷第七〕 内容: 释一行。 俗姓张氏。 钜鹿人也。 本名遂。 早岁不群聪黠明利有老成之风。 读书不再已暗诵矣。 师事普寂禅师出家剃染于嵩山。 师尝设食于寺。 大会群僧及沙门。 居数百里者皆如期而至。 且聚于数人。 时有卢鸿者。 道高学富隐于嵩山。 因请鸿为文赞叹其会。 至日鸿持其文至寺。 其师授之致于几案上。 钟梵既作。 鸿谓普寂曰。 某为文数千言。 况其字僻而言怪。 盍于群僧中选其聪悟者。 鸿当亲为传授。 寂乃令召一行。 既至伸纸微笑止于一览。 复致于几上。 鸿轻其疏脱而窃怪之。 俄而群僧会于堂。 一行攘袂而进。 抗音典裁一无遗忘。 鸿惊愕久之。 谓寂曰。 非君所能教导也。 当纵其游学。 一行因穷大衍。 自此求访师资不远数千里。 尝至天台国清寺见一院。 古松数十株门前有流水。 一行立于门屏间闻院中僧于庭布算。 其声蓛蓛。 既而谓其徒曰。 今日当有弟子求吾算法。 已合到门。 岂无人导达耶。 即除一算。 又谓曰。 门前水合却西流弟子当至。 一行承言而入。 稽首请法尽授其术。 而门水复东流矣。 自此声振遐迩。 玄宗闻之召令入内。 谓曰。 卿何能。 对曰。 善记览。 玄宗因召掖庭取宫人籍以示之。 周览既毕覆其本。 记念精熟如素所习读。 数幅之后。 玄宗不觉降榻为之作礼。 呼为圣人。 嗟叹良久。 寻乃诏对无恒。 占其灾福若指于掌。 言多补益。 刑和璞尝谓尹愔曰。 一行其圣人乎。 汉之洛下闳造大衍历云。 后八百岁当差一日。 则有圣人定之。 今年期毕矣。 而一行造大衍历正其差谬。 则洛下闳之言信矣。 一行又尝诣道士尹崇。 借扬雄太玄经。 数日复诣崇还其书。 崇曰此书意旨深远。 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 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 一行曰。 究其义矣。 因出所撰大衍玄图及义决一卷以示崇。 崇大嗟伏。 谓人曰。 此后生颜子也。 初一行幼时家贫邻有王姥。 前后济之约数十万。 一行尝思报之。 至开元中一行承玄宗敬遇言无不可。 未几会王姥儿犯杀人。 狱未具。 姥诣一行求救。 一行曰。 姥要金帛。 当十倍畴也。 君上执法难以请求如何。 王姥戟手大骂曰。 何用识此僧。 一行从而谢之。 终不顾。 一行心计浑天寺中工役数百。 乃命空其室内。 徙一大瓮。 于中。 密选常住奴二人。 授以布囊。 谓曰。 某方某角有废园。 汝中潜伺从午至昏。 当有物入来。 其数七者可尽掩之。 失一则杖汝。 如言而往。 至酉后果有群豕至。 悉获而归。 一行大喜。 令置瓮中覆以木盖。 封以六一泥。 朱题梵字数十。 其徒莫测。 诘朝中使叩门急召至便殿。 玄宗迎问曰。 太史奏。 昨夜北斗不见。 是何祥也。 师有以禳之乎。 一行曰。 后魏时失荧惑至今帝车不见。 古所无者天将大警于陛下也。 夫匹夫匹妇不得其所。 则陨霜赤旱。 盛德所感乃能退舍。 感之切者其在葬枯出击乎。 释门以瞋心坏一切善。 慈心降一切魔。 如臣曲见莫若大赦天下。 玄宗从之。 又其夕太史奏。 北斗一星见。 凡七日而复。 帝尝问国祚几何有留难否。 行曰。 銮舆有万里之行。 社稷终吉。 帝惊问其故不答。 退以小金合进之曰。 至万里即开。 帝一日发合视之。 盖当归少许。 及禄山乱驾幸成都。 至万里桥忽悟。 未几果归。 昭宗初封吉王。 唐至昭宗而灭。 故终吉。 至开元末裴宽为河南尹。 宽深信佛法师事普寂禅师。 日夕造焉。 或一日宽诣寂。 寂云。 方有少事未暇款语。 且请迟回休息。 宽乃屏宾从止于空室。 见寂洁涤正堂焚香端坐。 坐未久忽闻扣门连声云。 天师一行和尚至矣。 一行入诣寂作礼。 礼讫附耳密语。 其貌绝恭。 寂但颔云。 无不可者。 语讫复礼礼讫又语如是者三。 寂唯云是是无不可者。 一行语讫降阶入南堂自阖其户寂。 乃徐命弟子云遣。 声钟一。 行和尚灭度矣。 左石疾走视之一如其言灭。 度后宽服缞绖。 葬之日徒步出城送之。 春秋四十五。 帝哭之哀甚辍朝三日。 停龛三七日。 行容貌如生。 帝亲制碑书于石。 出内库钱五十万建塔铜人原。 谥曰大慧禅师。 发布时间:2025-05-21 11:27:28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5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