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惠安〔《神僧传》卷第七〕 内容: 释惠安。 未详何许人也。 发言多中好为厌胜之术。 时唐休璟既立边功贵盛无比。 一日僧来谓休璟曰。 相国将有大祸。 且不远数月然可以禳去。 休璟惧甚。 即拜之。 僧曰。 某无他术但奉一计耳。 愿听之。 休璟曰。 幸吾师教焉。 僧曰。 且天下郡守非相国命之乎。 曰然僧曰。 相国当于卑冗官中访一孤寒家贫有才[干-木+禾]者。 拔为曹州刺史。 其深感相国恩。 而可以指踪也。 既得愿以报某。 休璟且喜且谢。 遂访于亲友得张君者。 家甚贫为京卑官。 即日拜赞善大夫。 又旬日用为曹州刺史。 既而召僧。 谓曰。 已从师之计得张某矣。 然则可以教之乎。 僧曰。 张君赴郡之时。 当令求二犬高数尺而神俊者。 休璟唯之。 已而张君荷唐公特达之恩。 且莫喻其旨。 及将赴郡告辞于休璟璟曰。 闻贵郡多善犬。 愿得其神俊非常者二焉。 张君曰。 谨奉教。 既至郡数日。 乃悉召郡吏。 且告之曰。 吾受丞相唐公深恩。 拔于不次得守大郡。 今唐公求二良犬。 可致之乎。 有一吏前曰。 独某家育一犬质状异常愿献之。 张君大喜。 即取焉。 既至其犬高数尺而肥其臆广尺余。 神俊异常而又驯扰。 张君曰。 相国所求者二也如何。 吏白曰。 郡内所有唯此耳。 他皆常也。 然郡南十里某村某家民有一焉。 民极惜之。 非君侯亲往不可取之。 张君即命驾赍厚直而访之。 果得焉。 其状与吏所献者不异。 而神彩过之。 张君甚喜。 即召亲吏以二犬献。 休璟大悦且奇其状。 以为所未尝见。 遂召僧视之。 僧曰。 善育之。 脱相君之祸者二犬耳。 后旬日其僧又至。 谓休璟曰。 事在今夕愿相君严为之备。 休璟即留僧宿其第。 是夜休璟坐于堂之前轩。 命左右十余人。 执弧矢立于榻之隅。 其僧与休璟共处一榻。 至夜分僧笑曰。 相君之祸免矣。 可以就寝。 休璟大喜且谢之。 遂彻左右与僧寐焉。 迨晓僧呼休璟曰。 可起矣。 休璟即起谓僧曰。 祸诚免矣。 然二大安所用乎。 僧曰。 俱往观焉。 乃与休璟偕寻其迹。 至后园中见一人仆地而卒矣。 视其颈有血。 盖为物所噬者。 又见二犬在大木下。 仰视之见一人袒而匿其上。 休璟惊且诘曰。 汝为谁。 其人泣而指死者曰。 某与彼俱贼也。 昨夕偕来且将致害相国。 盖遇此二犬环而且吠。 彼遂为所噬而死。 某惧因匿身于此。 二犬见之乃蹲于树下。 某伺其它去将逃焉。 迨晓终不去。 今即甘死于是矣。 休璟即召左右令缚之曰。 此罪固当死。 然非某心也。 盖受制于人耳。 愿释之。 休璟命解缚。 其贼拜泣而去。 休璟谢其僧曰。 赖吾师。 不然死于二人之手。 僧曰。 此盖相国之福也。 岂所能为哉。 休璟有表弟卢轸在荆门。 有术士告之。 君将有灾戾。 当求一善禳者为庶可矣。 轸素知其僧。 因致书于休璟请求之。 僧即一书付休璟曰。 事在其中耳。 及书达荆州而轸已卒。 其家开视其书徒一幅纸无文字焉。 休璟益奇之。 后数年遁去不知所适。 发布时间:2025-05-21 11:27:42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