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湛然(九祖荆溪尊者)《天台九祖传》 内容: 九祖荆溪尊者。 讳湛然。 姓戚氏。 世居晋陵之荆溪。 则常州人也。 家本业儒。 师独有拔俗之志。 童[齿*斗]邈上初谨切。 毁齿也。 下亡卓切。 远也焉异于常伦。 年二十余。 受经于左溪。 左溪与之言大骇。 异日左溪谓曰。 汝何梦乎。 对曰。 畴昔之夜。 梦披僧服掖二轮。 游大河之中。 左溪曰。 噫汝当以止观二法度群生于生死渊乎。 乃授以本师所弘之法。 师德宇凝粹神锋爽拔。 其密识深行冲气慧用。 方寸之间。 合于天倪。 至是始以处士传道。 学者悦随。 如群流趣于大川也。 天宝初年。 解逢掖而登僧籍。 遂往越州昙一律师法集。 广寻持犯开制之律范焉。 复于吴郡开元寺。 敷行止观。 无何左溪捐代挈密藏。 独运于东南。 谓门人曰。 道之难行也。 我知之矣。 古先至人。 静以观其本。 动以应乎物。 二俱不住。 乃蹈于大方。 今之人或荡于空。 或胶于有。 自病病他。 道用不振。 将欲取正。 舍予谁归。 于是大启上法。 旁罗万行。 尽摄诸相。 入于无间。 即文字以达观。 导语默以还源。 乃广祖师所传章句。 凡十数万言。 心度诸禅。 身不踰矩。 三学俱炽。 群疑日溃。 求珠问影之类。 稍见罔象之功。 行止观之盛始师之力也。 天宝末大历初。 诏书连征。 辞疾不就。 当大兵大饥之际。 揭厉法流。 学徒愈繁。 瞻望堂室。 以为依怙。 然慈以接之守之。 大布而衣。 一床而居。 以身诲人。 耆艾不息。 建中三年二月五日。 示疾佛陇道场。 顾语学徒曰。 道无方。 性无体。 生欤死欤。 其旨一贯。 吾归骨此山。 报尽今夕。 要与汝辈谈道而诀。 夫一念无相。 谓之空。 无法不备。 谓之假。 不一不异。 谓之中。 在凡为三因。 在圣为三德。 爇炷则初后同相。 涉海则浅深异流。 善利利人。 在此而已。 尔其志之。 言讫隐几泊白各切。 扬雅草玄曰。 自守泊如也如而化。 春秋七十有二。 法腊三十四。 门人号咽。 奉全身起塔。 祔音附于智者大师茔兆西南隅焉。 入室弟子吴门元浩。 可谓迩其人近其室矣。 然平日辑纂教法。 明决前疑。 开发后滞。 则有法华释签法华疏记各十卷。 止观辅行传弘诀十卷。 法华三昧补助仪一卷。 方等忏补阙仪二卷。 略维摩疏十卷。 维摩疏记三卷。 重治定涅槃疏十五卷。 金錍论一卷。 及止观义例止观大意文句十妙不二门等。 盛行于世。 述三部记成。 师亲书寄姑苏开元寺大藏。 语刊小石碑。 至今存焉。 亦录于此。 庶见慈悲为人之心也。 其又曰。 开元十六年首。 游浙东寻师访道。 至二十年。 于东阳金华。 遇方岩和尚。 示以天台教门。 授止观等本。 遂求学于左溪大师。 蒙诲以大旨。 自惟识昧。 凡所闻见。 皆纪于纸墨。 暨至德中。 移隶此寺。 干元已来。 攒成卷轴。 盖欲自防迷谬。 而四方道流。 偶复传写。 今自觉衰疾。 诸无所任。 留此本兼玄疏两记共三十卷。 以寄此藏。 傥于先师遗文。 碑补万一。 则不负比来之诚。 幸众共守护。 以贻后学。 大历十二祀孟秋。 沙门湛然记。 发布时间:2025-05-21 11:29:13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