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空《海东高僧传》 内容: 释法空。 新罗第二十三法兴王也。 名原宗。 智证王元子母延帝夫人。 王身长七尺。 宽厚爱人。 乃神乃圣。 彰信兆民。 三年龙现杨井中。 四年始置兵部。 七年颁示律令。 始制百官朱紫之秩。 即位已来。 每欲兴佛法。 群臣噪噪腾口舌。 王难之。 然念阿道之至愿。 乃召群臣问曰。 圣祖味邹与阿道。 肇宣佛教。 大功未集而崩。 能仁妙化。 遏而不行。 朕甚痛焉。 当大立伽蓝重兴像设。 其克从先王之烈。 其如卿等何。 大臣恭谒等谏曰。 近者年不登。 民不安。 加以邻兵犯境。 师旅未息。 奚暇劳民作役。 作无用之屋哉。 王[怡-台+闷]左右无信。 叹曰。 寡人以不德。 叨承大宝。 阴阳不序。 黎民未安。 故臣下逆而不从。 谁能以妙法之术晓谕迷人者乎。 久无应者。 至十六年。 奥有内史舍人朴厌髑(或云异次顿或云居次顿)年二十六。 匪直也。 人秉心塞渊。 奋义见之勇。 欲助洪愿。 密奏曰。 陛下若欲兴佛教。 臣请伪传王命于有司曰。 王欲刱佛事。 如此则群臣必谏。 当即下敕曰。 朕无此令。 谁矫命耶。 彼等当劾臣罪。 若可其秦彼当服矣。 王曰彼既顽傲。 虽杀卿何服。 曰大圣之教天神所奉。 若斩小臣。 当有天地之异。 若果有变谁敢违傲。 王曰本欲兴利除害。 反贼忠臣。 可无伤乎。 曰杀身成仁。 人臣大节。 况佛日恒明。 皇图愈永。 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王大加嗟赏曰。 汝是布衣。 意怀锦绣。 乃与厌髑。 深结洪誓。 遂传宣曰。 刱寺于天镜林。 执事者奉敕兴功。 延臣果面。 折逆诤。 王曰朕不出令。 髑乃昌言。 臣固为之。 若行此法举国泰安。 苟有益于经济。 虽矫国令何罪。 于是大会群臣问之。 佥曰今见僧徒。 童头毁服。 议论奇诡。 而非常道。 若忽从之恐有后悔。 臣等虽死罪不敢奉诏。 髑奋曰。 今群臣之言非也。 夫有非常之人。 而后有非常之事。 吾闻佛教渊奥。 不可不行。 且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王曰众人之言。 牢不可破。 汝独异言。 不能两从。 遂下吏将诛。 髑告天誓曰。 我为法就刑。 庶兴义利。 佛若有神。 吾死当有异事。 及斩其头。 飞至金刚山顶落焉。 白乳从断处涌出。 高数十丈。 日色昏黑。 天雨妙花。 地大震动君臣士庶。 咸皆上畏天变。 下恸舍人重法陨命。 相向举哀而哭。 遂奉遗体营葬金刚山礼也。 于时君臣盟曰。 自今而后。 奉佛归僧。 有渝此盟。 明神殛之。 君子曰。 大圣应千百年之运。 仁发于祥。 义动于瑞。 莫不应乎天地亘乎日月动乎鬼神。 而况于人乎。 夫其自信于道则天地不得为不应然功贵成而业贵广也。 故苟有大赖。 则轻泰山于鸿毛。 壮哉。 得其死所矣。 是年下令禁杀生(按国史及古诸传商量而述)。 二十一年伐木天镜林。 欲立精舍。 扫地得柱础。 石龛及阶陛。 果是往昔招提旧基。 梁栋之用皆出此林。 工既告毕。 王逊位为僧。 改名法空。 念三衣瓦钵。 志行高远。 慧悲一切。 因名其寺。 曰大王兴轮寺。 以大王所住故也。 此新罗刱寺之始。 王妃亦奉佛为比丘尼。 住永兴寺焉。 自此启兴大事故。 王之谥曰法兴。 非虚美也。 厥后每丁厌髑忌旦。 设会于兴轮寺。 以追其远及大王宗时。 宰辅金良图信向西方。 舍二女。 曰花宝。 曰莲宝。 为此寺婢。 又以逆臣毛尺族类充贱。 故二种铜锡至今执役。 予游东都登金刚岭。 见孤坟短碑。 慨然不能自止。 是日山人会食。 问其故。 即吾舍人讳日也。 亦可谓去滋久。 思滋深矣。 按阿道碑。 法兴王出法名法云。 字法空。 今按国史及殊异传。 分立二传。 诸好古者请详捡焉。 [觉训]赞曰。 大抵国君与下举事。 可与守成。 未可与虑始。 加有时之利不利。 信无信系焉。 则原宗虽欲刱兴佛法。 固难朝令而夕行。 然承本愿力。 位据崇高。 又赖贤臣启沃。 能以美利利天下。 卒与汉明齐驱并驾。 伟矣哉。 夫何间言。 以梁武比之非也。 彼以人主为大同寺奴。 帝业坠地。 法空既逊让以固其嗣。 自引为沙门。 何有于我哉。 髑经所谓王比丘殊身同体矣。 若乎扫迷云放性空之慧日挟之以飞者。 惟厌髑之力乎。 发布时间:2025-05-21 11:31:18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