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龙佛寿清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内容: 禅师名惟清,字觉天,号灵源叟。 生南州武宁陈氏。 方垂髫上学。 日诵数千言,吾伊上口。 有异比丘过书肆,见之。 引手熟视之,大惊曰:菇蒲中有此儿耶。 告其父母,听出家从之。 师事戒律师,年十七为大僧。 闻延恩院耆宿法安,见本色人。 上谒愿留就学。 安曰:汝苦海法船也。 我寻常沟壑耳,岂能藏哉。 黄龙宝觉心禅师,是汝之师。 亟行无后。 时公至黄龙,泯泯与众作息。 问答茫然,不知端倪。 夜誓诸佛前曰:倘有省发,愿尽形寿,以法为檀。 世世力弘大法。 初阅玄沙语,倦而倚壁。 起经行,步促遗履。 俯取之乃大悟。 以所悟告宝觉。 宝觉曰:从缘入者永无退失。 然新得法空者,多喜悦致散乱。 令就侍者房熟寐。 公风神洞冰雪,而趣识卓绝流辈。 龙图徐禧德占。 太史黄庭坚鲁直,皆师友之。 其见宝觉,得记冚,乃公为之地。 宝觉钟爱,至忘其为师。 议论商略,如交友。 诸方号清侍者。 如赵州文远,南院守廓。 张丞相商英,始奉使江西。 高其为人,厚礼致。 以居洪州观音,不赴。 又十年淮南使者朱京世昌。 请住舒州太平,乃赴。 衲子争趋之。 其盛不减圆通,在法云长芦时。 宝觉春秋高。 江西使者王桓,迁公居黄龙。 不辞而往。 未几宝觉殁。 即移疾居昭默堂。 颓然坐一室。 天下想其标致,摩云昂霄。 余时以法门昆弟,预闻其论。 曰:今之学者,未脱生死。 病在什么处。 在偷心未死耳。 然非其罪,为师者之罪也。 如汉高帝,绐韩信而杀之。 信虽曰死,其心果死乎。 古之学者,言下脱生死。 效在什么处。 在偷心已死。 然非学者自能尔。 实为师者,钳锤妙密也。 如梁武帝御大殿。 见侯景不动声龊。 而景之心已枯竭,无余矣。 诸方所说,非不美丽。 要之如赵昌画花逼真,非真花也。 其指法巧譬,类如此。 闲居十五年。 天下禅学者,知而亲依之可也。 公卿大夫,何自而知。 亦争亲近之乎。 非雷非霆,而声名常在人耳。 何修而臻此哉。 平生至诚,恻怛于道而已。 政和七年九月十八日。 食罢掩房。 遣呼以栖首座至,叙说决别。 乃起浴更衣,以手指顶。 侍者为净发讫,安坐而寂。 前十日,自作无生常住真归告铭曰:贤劫第四尊,释迦文佛直下。 第四十八世孙惟清。 虽从本觉应缘出生。 而了缘即空,初无自性。 氏族亲里,莫得而详。 但以正因一念,为所宗承。 是厕释迦之远孙,其号灵源叟。 据自了因,所了妙性。 无名字中,示称谓耳。 亦临济无位真人。 傅大士之心王类矣。 亦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唯证乃知,余莫能测者欤。 所以六祖问让和尚,什么处来。 曰嵩山来。 祖曰:什么物恁么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祖曰:还假修证否。 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祖曰:即此不污染,是诸佛之护念。 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兹盖独标清净法身。 以遵教外别传之宗。 而拣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然非无报化大功大用。 谓若解通报化,而不顿见法身。 则滞污染缘,乖护念旨。 理必警省耳。 夫少室道行,光腾后裔。 则有云门偃,奋雄音绝唱于国中。 临济玄,振大用大机,于天下。 皆得正传,世咸宗奉。 惟清望临济,九世祖也。 今宗教衰丧,其未尽绝灭者。 唯二家微派,斑斑有焉。 然名多愧实,顾适当危寄。 而朝露身缘,势迫晞坠。 因力病释俗从真。 叙如上事,以授二三子。 吾委息后,当用依禀观究。 即不违先圣法门,而自见深益。 慎勿随末法所尚,乞空文于有位。 求为铭志,张饰说,以浼吾。 至嘱至嘱。 因自所叙,曰无生常住真归诰。 且系之以铭。 铭曰:无涯湛海,瞥起一沤。 亘乎百年,曷浮曷休。 广莫清汉,欻生片云。 有无起灭,隐显何分。 了兹二者,即见实相。 十世古今,始终现量。 吾铭此旨,昭示汝曹。 泥多佛大,水长船高。 公遗言,藏骨石于海会。 示生死不与众隔也。 门弟子确诚克奉藏之。 而增修其旧,不敢违其诫。 公赐号佛寿,从枢密邓公,洵武请也。 〔惠洪〕赞曰:初灵源讣至,读其自作志铭。 叹曰:何疾世,或云何疾法之弊。 自珍其道之深乎。 收涕为之词曰:今年九月十有八。 清净法身忽衰飒。 生死鹘仑谁劈破。 披露梦中根境法。 无生塔成自作铭。 人言无亏宁有成。 一切法空尚曰座。 此塔安得离色声。 障云方增佛日晚。 长蹉更失人天眼。 但余荷负大法心。 乞与丛林照古今。 发布时间:2025-05-21 11:32:17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5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