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道会(益州严远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四] 内容: 释道会。 姓史。 犍为武阳人。 初出家。 住益州严远寺。 器宇高简雅调逸群。 四方道俗日夕参候。 犹以蜀门小陜闻见非广。 乃入京询访经十余年。 经论史籍博究宗领。 还蜀欲大开释教导引后锐。 时属乱离不果心术。 会皇运初兴率先招抚。 詹俊李衮首途巴蜀。 会上疏曰。 会弟性不肖。 家风失坠。 封爵虽除诏敕犹在。 门生故吏子孙成列。 并奋臂切齿思效力用。 即日剑门虽启巫峡负固。 会请。 躬率徒隶。 振锡启途。 折简宣威。 开怀纳款。 军无矢石之劳。 主有待成之逸。 此亦一时之利也。 惟公图之。 为使淹留遂不行。 于时国初。 僧尼道士所在多度。 有道士宋冀。 是彼梁栋。 于隆山县下新立道观。 屋宇成就置三十人。 会经总管段伦陈牒改观为寺。 其郭内住者并是道宗不伏。 移改嘱安抚大使李袭誉。 巡察州县。 会以事达。 乃引兵过城。 四面鸣鼓一时驱出。 举宗怨诉噂誻街衢。 会曰。 未能令天下改观为寺。 此之一所终不可夺。 遂依立寺。 至今不毁。 武皇登遐。 入京朝观。 因与琳师同修辨正。 有安州皓师。 在蜀弘讲。 人有嫉者。 表奏云。 反又述法。 会觇候消息遂被拘执。 身虽在狱言笑如常。 为诸在狱讲释经论。 经春至冬。 诸僧十数。 衣服繿缕不胜寒酷。 京师有无尽藏。 恒施为事。 会致书曰。 自如来潜影西国。 千有余年。 正法东流五百许载虽复赤髭青眼大开方便之门。 白脚漆身广示归依之路。 犹未出于苦海。 尚陆沉于险道。 况五众名僧四禅教首。 头陀聚落唯事一餐。 宴坐林中但披三纳。 加以无缘之慈想。 升锤以代鸽。 履不轻之行。 思振锡以避虫。 今有精勤法子清净沙门。 横被囚拘实非其罪。 遂使重关早落睹狱吏而魂飞。 清室晚开见刑官而思尽。 严风旦洒穿襟与中露俱飘。 繁霜夜零寒心与死灰同殪。 若竟不免沟壑。 抑亦仁者所耻。 书达即送裘鞋给之。 及事释还乡。 三辅名僧送出郭门。 会与诸远僧别诗曰。 去住俱为客。 分悲损性情。 共作无期别。 时能访死生。 道俗闻者皆堕泪。 时益州法曹裴希仁。 自矜门学。 会与相见。 轻有讥诮。 会曰。 蜀川虽小贤德如林。 汉朝八俊同出。 唯张纲埋轮。 东[名*隹]。 难曰。 豺狠当路安问狐狸。 奏诛梁冀。 威摄四海者。 揵为武阳人也。 汉时有问杨子云曰。 李仲堪何如人。 答曰。 隐不违亲。 贞不绝俗。 天子不臣。 诸侯不友者。 资中人也。 巴西阆中。 百王之仰戢。 益州郫县。 名振于华夷。 明公庶可虚心待国士。 岂得以土地拘于人哉。 言讫而出。 希仁愧谢。 既返谓人曰。 江汉多灵。 其斯人也。 以贞观末卒。 年七十矣。 发布时间:2025-05-21 12:02:15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