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敏(唐越州静林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内容: 释法敏姓孙氏。 丹阳人也。 八岁出家。 事英禅师为弟子。 入茅山。 听明法师三论。 明即兴皇之遗属也。 初朗公将化。 通召门人。 言在后事。 令自举处。 皆不衷意。 以所举者并门学有声。 言令自属。 朗曰。 如吾所举乃明公乎。 徒侣将千名明非一。 皆曰。 义旨所拟。 未知何者明耶。 朗曰。 吾坐之东柱下明也。 明居此席不移八载口无谈述身无妄涉。 众目痴明。 既有此告莫不回惑。 私议。 法师他力扶矣。 朗曰。 吾举明公必骇众意。 法教无私不容瑕隐。 命就法座对众叙之。 明性谦退泣涕固让。 朗曰。 明公来吾意决矣。 为静众口聊举其致。 命少年捧就传座。 告曰。 大众听。 今问论中。 十科深义。 初未曾言。 而明已解。 可一一叙之。 既叙之后。 大众惬伏。 皆惭谢于轻蔑矣。 即日辞朗。 领门人入茅山终身不出。 常弘此论。 故兴皇之宗或举山门之致者是也。 敏采摘精理出听东安。 言同意异更张部别。 年二十三又听高丽实公讲大乘经论。 躬为南坐结轸三周。 及实亡后。 高丽印师上蜀讲论。 法席雕散陈氏亡国。 敏乃反俗三年潜隐。 还袭染衣避难入越。 住余姚梁安寺。 领十沙弥讲法华三论相续不绝。 贞观元年。 出还丹阳讲华严涅槃二年。 越州田都督。 追还一音寺。 相续法轮。 于时众集义学沙门七十余州八百余人。 当境僧千二百人。 尼众三百。 士俗之集不可复纪。 时为法庆之嘉会也。 至十九年。 会稽士俗请往静林讲华严经。 至六月末。 正讲有蛇。 悬半身在敏顶上。 长七尺许。 作黄金色吐五色光。 终讲方隐。 至夏讫还一音寺。 夜有赤衣二人。 礼敏曰。 法师讲四部大经功德难量。 须往他方教化。 故从东方来迎法师。 弟子数十人同见此相。 至八月十七日。 尔前三日三夜无故暗冥。 恰至二十三日将逝。 忽放大光夜明如日。 地为震动因尔迁化。 春秋六十有七。 身长七尺六寸。 停丧七日异香不灭。 莫不怪叹。 道俗庄严。 送于隆安之山焉。 发布时间:2025-05-21 12:04:00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