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海顺(唐蒲州仁寿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内容: 释海顺。 姓任氏。 河东蒲阪人。 容貌方伟音韶圆亮。 长面目少髭髯。 仪服不群于众有异。 少处寒素生于田野。 早丧慈父与母孤居。 孝爱之情靡由师傅。 廉直之性独拔怀抱。 每恨家贫无资受业。 故年在志学尚未有闻。 乃慷慨辞亲。 脱落求道出家。 依于沙门道逊。 道光玄胄名扇儒宗。 具见后传。 顺躬事学礼昼夜诵经。 初无暂替。 文不再览日殆三千。 岁登具受履操逾远志业尤勇。 念守所持誓无点累。 仍以威仪粗着身过可防。 语笑易为口非难护。 乃因他患缄默不言。 却扫蓬扉事心而已。 方以学行之始慧解为先。 遂阅讨众经伏膺玄宰。 方等诸部咸禀厥师。 皆探赜研几贵言领意。 有栖岩寺沙门神素者。 性好幽栖尤专二论。 顺远承寄调思扣冲关。 乃荷帙登峰谘参讲肆。 徒属既众钻仰殊多。 有所询求但举纲要。 顺频时属请微以为繁。 虽愠色不形。 而劳心可验。 顺逡巡退席曰。 昔陈亢问一得三。 今者请一蒙二。 亦何遽乎。 曰何谓耶。 答曰。 一则见忤。 一则闻义。 素既悟其所述。 因斯自革。 于是无疑不断。 有滞必申。 至于杂心隐括备在婆沙。 研精专一始终该统。 或下山分卫。 而执卷披文。 或企足接明假照寻读。 莫不洞开枢要妙鉴幽原。 顺尝以余席言于素曰。 海顺旷劫深尤不逢贤圣。 周旋五趣莫能自免。 致生兹秽土对此凡缘。 未能出有欲河登无为岸。 将不由心驹失辔而晦沉坑塪者乎。 因涕泣濡襟。 歔欷哽塞。 又曰。 每念二轮交辙。 息驾何门。 六道长驱。 思归无路。 言及斯事载怀惶悚。 且生得为人。 启期亡忧于贫贱。 出家弘道。 僧度不易于公侯。 顺今兼之。 一何可庆。 又以。 大冥之室仰属传灯。 虽不面奉如来。 而幸遇法师耳。 不量短绠辄揆深源。 愿得赐以明珠投之浑浪。 如此则一生有获。 千载无恨也。 遂即言笑如常容仪自若。 素曰。 敢闻君子志矣。 恐不副雅怀。 素后累居僧任。 果停讲席。 顺以法轮罕遇。 遂欣禅味。 有沙门道杰者。 颖秀定慧。 希慕风景。 乃致书曰。 敢稽首大师门下。 每欲理静摄心山泉毕志。 但以无明大夜非慧炬不辉故。 栖寄法筵听览玄旨。 至于人物聚集。 颇劳低仰。 况乃大限百年小期一念。 傥从风烛前路奚凭。 所以策驽骀之疲。 想千里之远。 定门玄妙辄希辄入。 逆其不逮益用盘桓。 伏愿开含养之怀。 退人以礼。 杰得书美其锐情玄畅也。 乃报曰。 促路非骐骥之逸辔。 灌木岂是鸾凤之栖息。 故当引水而沐枯鱼。 戢翼而朋寡鹤耳。 脱其不尔。 幸无略光阴。 顺得书会疾。 遂不果行。 而为人高简雅素。 自归清众绝交氓俗。 尝有说种性高尚祖祢荣贵者。 以夸于顺。 顺莞尔而笑曰。 我释种余晖。 法王之子。 尚须谦让自下不敢傲诞欺人。 岂期庸庸之徒翻欲恃鬼陵物。 遂振手而去。 故趋时之士。 皆不及其门。 反俗之宾颇入其室。 而道行纯洁性好追踪。 曾刺血洒尘供养舍利。 兼以血和墨书七佛戒经。 克己研心类皆如此。 尝寻付法藏传说。 如来涅槃法付承继。 迄于师子罽宾嘱累。 斯书词事既显若亲面焉。 因斯凄感涕零如雨。 曰恨不及彼圣人拔兹沈俗也。 又常于宵分归命三尊。 同住邻居无得闻者。 或解纳覆彼寒夫。 或减食而充喂者。 志好活愉无求知足。 有赠衣帛者。 终不以介意。 曾纵容曰。 自任则乐。 而未曾制物从我。 随物则苦。 而未曾以我违物。 且鸟不栖渊鱼不巢树。 未必解随和让之道。 而各得其所宜者。 亦犹我不夺物荣物不妨我辱矣。 又作三不为篇。 其一曰。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 研石信道祈井流泉。 君旴在内我身处边。 荆轲拔剑毛遂捧盘。 不为则已为则不然。 将恐两虎共斗势不俱全。 永存今好长纵来怨。 是以反迹荒径息景柴门。 其二曰。 我欲刺股锉刀悬头屋梁。 书临雪采牒映萤光。 一朝鹏举万里鸾翔。 纵任才辩游说君王。 高车反邑衣锦还乡。 将恐鸟残以羽。 兰折由芳。 笼餐讵贵。 钩饵难尝。 是以高巢林薮深穴池塘。 其三曰。 我欲衒才鬻德入市趋朝。 四众瞻仰三槐附交。 标形引势身达名超。 箱盈绮服厕富甘肴。 飘扬弦管咏美歌谣。 将恐尘栖弱草露宿危条。 无过日旦靡越风朝。 是以还伤乐浅非惟苦遥。 顺神晤骇群出言成录。 着集数卷。 于时真法陵迟俗尚谀谄。 讷言敏行者为愚。 巧词令色者为智。 廉洁正性众或致讥。 故顺履贞直之心。 居危不乱涅而不缁。 可谓怀素风焉。 有沙门行友者。 志行严正才慧英悟。 与顺素交。 因疾参候。 顺曰。 先民有言。 曰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三覆斯言一何可信。 世人强求知解。 而不欲修行。 每思此言良用凄咽。 吾谓夷烦殄惑。 岂直专在说经。 以法度人。 何必要登高座。 授非其器。 则虚失其功。 学不当机。 则坐生自恼。 友遂制息心论以对之。 文甚宏冠。 顺曰。 观弟此作。 理如未尽。 友曰。 息心之论应有数篇。 谓显观述宗释疑成义。 但以理玄词密非当世之所闻故。 容与于灵津。 戢鳞而未进。 慨时哉之不遇。 始绝弦于此耳。 顺乃重说遗教。 悲叹无已。 先有沙门慧本者。 逸亮高世僧也。 思与顺结山林之操。 会顺方学问未暇允之。 本独谢时世。 罔测所往。 后每思之。 言辄凄泫曰。 本公若乘龙之游濯足云表。 吾虽攀恋自恨萦身嚣俗。 升沉相异徒为悲矣。 且忘怀去来者。 朝市亦江湖。 眷情生死者。 幽栖犹桎梏。 苟其性之不失。 不无居而不安。 其得志慕情为如此也。 于时卧病连稔。 自知不痊。 遗文累纸呈诸师友。 而形同骨立精爽逾健。 旁问后事。 顺曰。 患身为秽器。 暂舍欣然。 鱼鸟无偏水陆何简。 然顾惟老母宿缘业重。 今想不得亲别矣。 若弃骸余处。 傥来无所见。 有致煎恼。 但死不伤生。 古言可录。 顺虽不孝。 岂敢以身害母耶。 既报不自由。 可侧柩相待。 遂令逊法师说法。 领悟欣然。 须臾卒于住寺。 春秋三十。 即唐武德元年八月十五日也。 沙门行友着己知沙门传。 致序其事。 友今被召弘福。 充翻译之选。 建名时俗云。 发布时间:2025-05-21 12:04:45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6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