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慧达(晋并州)[《高僧传》卷十三] 内容: 释慧达。 姓刘。 本名萨河。 并州西河离石人。 少好田猎。 年三十一忽如暂死。 经日还苏。 备见地狱苦报。 见一道人云。 是其前世师。 为其说法训诲令出家往丹阳会稽吴郡觅阿育王塔像。 礼拜悔过以忏先罪。 既醒即出家学道。 改名慧达。 精勤福业。 唯以礼忏为先。 晋宁康中至京师。 先是简文皇帝于长干寺造三层塔。 塔成之后每夕放光。 达上越城顾望见此剎杪独有异色。 便往拜敬晨夕恳到。 夜见剎下时有光出。 乃告人共掘。 掘入丈许得三石碑。 中央碑覆中有一铁函。 函中又有银函。 银函里金函。 金函里有三舍利。 又有一爪甲及一发。 发申长数尺。 卷则成螺。 光色炫耀。 乃周敬王时阿育王起八万四千塔。 此其一也。 既道俗叹异。 乃于旧塔之西更竖一剎。 施安舍利。 晋太元十六年。 孝武更加为三层。 又昔晋咸和中丹阳尹高悝。 于张侯桥浦里掘得一金像。 无有光趺。 而制作甚工。 前有梵书云。 是育王第四女所造。 悝载像还至长干巷口。 牛不复行非人力所御。 乃任牛所之。 径趣长干寺。 尔后年许。 有临海渔人张系世。 于海口得铜莲华趺浮在水上。 即取送县。 县表上上台。 敕使安像足下。 契然相应。 后有西域五僧诣悝云。 昔于天竺得阿育王像。 至邺遭乱藏置河边。 王路既通寻觅失所。 近得梦云。 像已出江东为高悝所得。 故远涉山海欲一见礼拜耳。 悝即引至长干。 五人见像歔欷涕泣。 像即放光照于堂内。 五人云。 本有圆光今在远处。 亦寻当至。 晋咸安元年交州合浦县采珠人董宗之。 于海底得一佛光。 刺史表上。 晋简文帝敕施此像。 孔穴悬同光色一重。 凡四十余年东西祥感光趺方具。 达以剎像灵异倍加翘励。 后东游吴县礼拜石像以像于西晋将末建兴元年癸酉之岁。 浮在吴松江沪渎口。 渔人疑为海神。 延巫祝以迎之。 于是风涛俱盛骇惧而还。 时有奉黄老者。 谓是天师之神。 复共往接飘浪如初。 后有奉佛居士吴县民朱应。 闻而叹曰。 将非大觉之垂应乎。 乃洁斋共东云寺帛尼及信者数人到沪渎口。 稽首尽虔歌呗至德。 即风潮调静。 遥见二人浮江而至。 乃是石像。 背有铭志一名惟卫。 二名迦叶。 即接还安置通玄寺。 吴中士庶嗟其灵异。 归心者众矣。 达停止通玄寺首尾三年。 昼夜虔礼未尝暂废。 顷之进适会稽礼拜[邓-豆+贝]塔。 此塔亦是育王所造。 岁久荒芜示存基跖。 达翘心束想乃见神光焰发。 因是修立龛砌。 群鸟无敢栖集。 凡近寺侧畋渔者必无所获。 道俗传感莫不移信。 后郡守孟顗。 复加开拓。 达东西觐礼屡表征验。 精勤笃励终年无改。 后不知所之。 发布时间:2025-05-21 12:06:55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6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