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静琳(唐京师弘法寺)[《续高僧传》卷二十] 内容: 释静琳。 俗姓张氏。 本族南阳。 后居京兆之华原焉。 幼龄背世清附缁门。 初诞之日有外国道人曰。 此儿当贵。 若出家者大弘佛法。 七岁投僧出家。 役以田畴无乖道训。 不果本望。 深惟非法也。 自顾而言曰。 此而未舍。 与俗何殊。 更从一师服膺正化。 遭周灭法且附俗缘。 年在弱冠希期无怠。 会隋氏启运。 即投昙猛法师。 乃以二事相摄经于五年。 犹事沙弥未敢受具。 庆蒙开法欲广见闻。 辞其本师南游樊邓。 便于彼部奉进大戒。 既爰初受法未晓清规。 远赴青齐听于律禁。 后发前至为诸听先。 又于觉法师所听受十地。 回趾邺都。 炬法师所采听华严楞伽思益。 皆通贯精理妙思英拔。 旧传新解往往程器。 时即推令敷化。 讲散幽旨并惊所未闻。 而胸臆所忆犹谓不足。 展转周听博遍东川。 蓄解寻师又至蒲晋。 有沙门道逊道顺者。 声名大德也。 留讲十地经于凉燠。 虽复听徒欣泰。 而志逾烦梗。 下坐处房抚膺审曰。 法本治病。 而今慢法更增。 且道贵虚通。 而今耽着弥固。 此不可也。 即舍讲业专习禅门。 初学不净念处等法。 又嫌其琐小烦稽人虑。 乃学大乘诸无得观。 离念唯识弥所开宗。 每习一解陶练十年。 精其昔知更新后习。 而弊食麤衣。 情欲斯绝。 后入白鹿山。 山粮罕继。 便试以却粒之法。 孤放穷岩又经累载。 山中业定昏睡惑心。 乃临峭绝悬崖下望千仞。 旁生一树纔得胜人。 以草藉之加坐其上。 于中系念动逾宵日。 怖死既重专深弘观。 后闻泰岳特多灵异。 便往寻之。 既达彼山。 夜见火炬周环高曜峰岩。 即事追求累日方至。 乃见五六尼众匡坐论道。 琳初通讯问。 共议唯识等理。 未尽言间忽然不见。 惆怅久悟法诚尔也。 后入关中遇昙迁禅师讲开摄论。 一闻如旧慧不新闻。 仁寿四年。 下敕送舍利于华原石门山之神德寺。 琳即于此住。 居静课业。 行解之盛名布京师。 大业三年。 有沙门还原等。 延请帝城。 在明轮妙象诸寺。 讲扬摄论识者归焉。 寻即降敕召入道场。 既达东都禅门更拥。 齐王[日*东]情深理定。 每就谘款请至本第从奉归戒。 鸿胪苏[蒠-心+(冗-几+(止*(ㄇ/又)))]。 学高前古。 举朝冠盖。 禀宗师训为舟为梁。 高阳道雄道体。 赵郡道献明则等。 并释门威凤。 智海明珠。 咸承理味酌以华实。 襄阳洪哲。 德高楚望风力俊骇。 闻琳声穆时彦。 故来相架。 乃致问云。 怀道者多。 专意何业。 琳见其词骨难竞。 聊以事征告云。 山谷高深意定何在。 哲云。 山高谷深由来自尔。 琳曰。 若如来言。 余处取土填谷齐山为定高不。 哲悟此一言致词叹伏。 由是秀颖附津。 稽疑重沓。 故令誉风宣弥繁赏。 会琳以象教东渐法网虽严至于僧仪正度犹未光阐。 欲遍游阎浮备殚灵迹。 以十三年内具表闻帝。 当蒙恩诏令使巡方。 并给使人传国书信。 行达襄土方趣海南。 属寇贼交侵中国背叛。 途路梗涩还返南阳。 义宁二年。 被召入京。 住大总持如常弘演。 光阴既积学者成林。 武德三年。 正平公李安远。 奏造弘法。 素奉崇信。 别令召之。 琳立意离缘摄虑资道。 会隋末壅闭唐运开弘。 皂白归依光隆是庆。 乃削繁就简。 惟敷中论为宗。 余则维摩起信。 权机屡展。 夜则勖以念慧每事征研。 并使解出自心不从他授。 玄琬律师道王关河躬承令则。 自余法侣岁献奇伦。 任城王及太妃楚国太妃安平公主等。 皇家帝叶请戒第宅。 隆礼频繁。 国子祭酒萧璟。 工部尚书张亮。 詹事杜正伦。 司农李道裕等。 并誓为弟子。 备诸法物恒令服御。 久以徒侣义学爰缺律宗。 乃躬请智首律师敷弘四分。 一举十遍身令众先。 故使教法住持京辇称最。 乃至沙弥净人咸明律相诚其功矣。 忽以贞观十四年秋初染疾。 至十月二十六日平旦疾甚。 有沙门法常者。 盛名帝宇。 素与周旋。 故来执别。 琳曰。 不恋此生未贪来报。 缘集则有。 缘散则无。 而神气澄湛由来不乱。 曾病。 有问疾者。 答云。 以己之疾愍于彼疾。 因而流泪。 想诸苦趣故也。 便总集僧众并诸门人告曰。 生死道长有心日促。 各宜自敬无累尔神。 即右胁而卧。 寻卒于本寺。 春秋七十有六。 余处通冷惟顶极热。 迄于焚日方始神散。 而形色鲜软特异常比。 送于终南至相寺烧。 惟舌独存。 再取烧之逾更明净。 斯即正言法之力矣。 弟子等四十余人。 奉跪慈颜无由钦仰。 百日之内通告有缘共转大乘。 总四万余卷。 并造千粒舍利木塔举高五丈雕饰之美晃发中天。 广布檀那用酬灵泽。 初琳居世。 化以实录著名。 每述至理玄凝。 无不垂泣叹奉。 言无非涉事不徒行。 有通事舍人李好德者。 曾于雒邑受业于琳。 后历官天门。 弊于俗务逃流山薮。 使弟子度之。 若准正敕罪当大辟。 后有嫉于德者。 罔以极刑。 及下狱征琳。 初无拒讳。 监狱者深知情量。 取拔无由。 事从虑过释然放免。 识者以实语天梯至死知量是莫加焉。 自爰初问法。 无惮夷险。 衣服坏则以纸补之。 床席暖则坐于篑上节之。 又节量力强羸。 名利不缘。 语默沉静。 修摄威仪。 有异名称。 涕涶莫显于口鼻。 饮食未言于美恶。 敬慎之极夫又何加。 兼以行位难测。 蚤虱不历于身纵辄投者寻便走散。 斯负既抵。 故所报类希焉。 尝居山谷须粒有待患繁。 乃合守中丸一剂。 可有斗许。 得支一周。 琳服延之乃经三载。 便利之际收洗重服。 故能业定坚明专注难拔。 时值俭岁缘村投告。 随得随施安乐贫苦。 尝在讲会。 俗士三人谋害一怨。 两人往杀。 其一中悔从琳受戒。 岁纪经久并从物故。 而受戒者忽死心暖。 后从醒寤备见昔怨及同谋者论告杀事。 其受戒人称枉不伏。 引琳为证。 王即召追。 证便有告。 琳生他方金粟世界。 王既感证。 因放此人。 又琳一生所至伽蓝撝谦自牧。 逮至名高福重嚫锡日增。 并委侍人口无再问。 及后为福方恨无财。 出以示之。 琳曰。 都不忆有此物也。 斯實据道为务情无世涉。 可书季代足为师镜。 自住弘法敷化四方。 学侣客僧来如阛阓。 招慰安抚随事忧承。 而度杂公私宪章有叙。 故使外虽禁固内实通流。 山林望而有归。 轨道立而垂则。 逮于殁后此法弥崇。 所以京室僧寺五十有余。 至于叙接宾礼僧仪邕穆者。 莫高于弘法矣。 又寺居古墌惟一佛堂。 僧众创停仄陋而已。 琳熏励法侣共经始之。 今则堂房环合厨库殷积。 客主混同去留随意。 裕法师云。 以道通物。 物由道感。 惠由道来。 还供道众。 故僧实由客。 深有冥功。 裕语有琳近之矣。 发布时间:2025-05-21 12:11:09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6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