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灌顶(唐天台山国清寺)[《续高僧传》卷十九] 内容: 释灌顶。 字法云。 俗姓吴氏。 常州义兴人也。 祖世避地东瓯。 因而不返。 今为临海之章安焉父夭早亡。 母亲鞠养。 生甫三月。 孩而欲名。 思审物类未知所目。 母夜称佛法僧名。 顶仍口斆。 音句清辩同共惊异。 因告摄静寺慧拯法师。 闻而叹曰。 此子非凡。 即以非凡为字。 及年七岁还为拯公弟子。 日进文词。 玄儒并骛清藻才绮。 即誉当时。 年登二十。 进具奉仪。 德瓶油钵弥所留思。 洎拯师厌世。 沐道天台。 承习定纲罔有亏绪。 陈至德元年。 从智顗禅主出居光宅。 研绎观门频蒙印可。 逮陈氏失驭。 随师上江。 胜地名山尽皆游憩。 三宫庐阜九向衡峰。 无不揖迹依迎访问遗逸。 后届荆部停玉泉寺。 传法转化教敷西楚。 开皇十一年。 晋王作镇扬州。 陪从智者戾止[邱-丘+千]沟。 居禅众寺。 为法上将。 日讨幽求。 俄随智者。 东旋止于台岳。 晚出称心精舍开讲法华。 跨朗笼基超于云印。 方集奔随负箧屯涌。 有吉藏法师。 兴皇入室。 嘉祥结肆独擅浙东。 闻称心道胜意之未许。 求借义记寻阅浅深。 乃知体解心醉有所从矣。 因癈讲散众投足天台餐禀法华发誓弘演。 至十七年智者现疾。 瞻侍晓夕艰劬尽心。 爰及灭度亲承遗旨。 乃奉留书并诸信物。 哀泣跪授。 晋王五体投地悲泪顶受。 事遵宾礼情敦法亲。 寻遣扬州总管府司马王弘。 送顶还山为智者设千僧斋置国清寺。 即昔有晋昙光道猷之故迹也。 前峰佛陇寺号修禅。 在陈之日智者初建陇南十里。 地曰丹丘。 经行平正瞻望显博。 智者标基刊木。 欲建道场。 未果。 心期。 故遗嘱斯在。 王工入谷即事修营。 置臬引绳一依旧旨。 仁寿元年。 晋王入嗣东巡本国。 万里川途人野毕庆。 顶以檀越升位寺宇初成。 出山参贺。 遂蒙引见。 慰问重叠酬对如响言无失厝。 臣主荣叹。 又遣员外散骑侍郎张干威送还山寺。 施物三千段[叠*毛]三百领。 又设千僧斋。 寺庙台殿更加修缉。 故丹青之饰乱发朝霞。 松竹之岭奄同被锦。 斯實海西之壮观也。 远符智者之言。 具如彼传。 仁寿二年下令延请云。 夏序炎赫道体休宜。 禅悦资神故多佳致。 近令慧日道场庄论二师讲净名经。 全用智者义疏判释经文。 禅师既是大师高足。 法门委寄。 令遣延屈。 必希霈然。 并法华经疏。 随使入京也。 伫迟来仪书不尽意。 顶持衣负锡高步入宫。 三夏阐弘。 副君欣戴。 每至深契无不伸请。 并随问接对。 周统玄籍。 后遣信送还。 嚫遗隆倍。 大业七年。 治兵涿野亲总元戎。 将欲荡一东夷用清文轨。 因问左右备叙轩皇。 先壮阪泉之戮暴。 后叹峒山之问道。 追思智者感慕动容。 下敕迎顶远至行所。 引见天扆叙以同学之欢。 又遣侍郎吴旻送还台寺。 尔后王人继至房无虚月。 顶纵怀丘壑绝迹世累。 定慧两修语默双化。 乃有名僧大德。 近城远方希睹三观十如及以心尘使性。 并拜首投身请祈天鼓。 皆疏瀹情性澡雪胸襟。 三业屡增二严无尽。 忽以贞观六年八月七日。 终于国清寺房。 春秋七十有二。 初薄示轻疾无论药疗。 而室有异香。 临终命弟子曰。 弥勒经说。 佛入城日香烟若云。 汝多烧香。 吾将去矣。 因伸遗诫。 词理妙切。 门人众侣瞻仰涕零。 忽自起合掌如有所敬。 发口三称阿弥陀佛。 低身就卧累手当心。 色貌欢愉。 奄然而逝。 举体柔软。 顶暖经日尝有同学智晞。 顗之亲度。 清亮有名。 先以贞观元年卒。 临终云。 吾生兜率矣。 见先师智者。 宝坐行列皆悉有人。 惟一座独空。 云却后六年灌顶法师升此说法。 焚香验旨。 即慈尊降迎。 计岁论期。 审晞不谬矣。 以其月九日窆于寺之南山。 远近奔号喧震林谷。 初顶化流嚣俗神用弘方。 村人于法龙。 去山三十余里。 染患将绝众治不愈。 其子奔驰入山祈救。 顶为转法华经。 焚旃檀香。 病者虽远。 乃闻檀香入鼻。 应时痊复。 又乐安南岭地曰安洲。 碧树青溪泉流伏溺人径不通。 顶留连爱玩。 顾而誓曰。 若使斯地夷坦。 当来此讲经。 曾未浃旬。 白砂遍涌平如玉镜顶以感通相显不违前愿。 仍讲法华金光明二部。 用酬灵意。 尝于章安摄静寺讲涅槃经。 值海贼上抄道俗奔委。 顶方挝钟就讲。 颜无慑惧。 贼徒麾幡诣寺。 忽见兵旗曜日持弓执戟人皆丈余雄悍奋发。 群睹惊懅一时退散。 尝于佛陇。 讲暇携引学徒。 累石为塔。 别须二片用构塔门。 弟子光英。 先以车运一石。 咸疑厚大。 更欲旁求复劳人力。 顶举杖聊撝。 前所运石飒然惊裂。 遂折为两段。 厚薄等均用施塔户。 宛如旧契。 若斯灵应其相實多。 自顶受业天台又禀道衡岳。 思顗三世宗归莫二。 若观若讲常依法华。 又讲涅槃金光明净名等经。 及说圆顿止观四念等法门。 其遍不少。 且智者辩才云行雨施。 或同天网乍拟璎珞。 能持能领唯顶一人。 其私记智者词旨。 及自制义记。 并杂文等题目。 并勒于碑阴。 弟子光英。 后生标俊优柔教义。 与国清寺众佥共纪其行。 树其碑于寺之门。 常州弘善寺沙门法宣为文。 其词甚丽。 见于别集。 发布时间:2025-05-21 12:11:26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