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晞(唐台州国清寺)[《续高僧传》卷十九] 内容: 释智晞。 俗姓陈氏。 颍川人。 先世因宦流寓家于闽越。 晞童稚不群幼怀物外。 见老病死达世浮危。 自省昏沉愍诸沦溺。 深加厌离如为怨逐。 誓出尘劳访寻胜境。 伏闻智者抗志台山安禅佛陇警训迷途为世津导。 丹诚驰仰远泛沧波。 年登二十始获从愿。 一得奉值即定师资。 律仪具足禀受禅决。 加修寂定如救头然。 心马稍调散动辞虑。 受命遗旨常居佛陇修禅道场。 乐三昧者咸共师仰。 宴坐之暇。 时复指撝创造伽蓝。 殿堂房舍悉皆严整。 惟经台未构。 始欲就工。 有香炉峰山岩峻崄林木秀异。 然彼神祇巨有灵验。 自古已来无敢视其峰崖。 况有登践而采伐者。 时众议曰。 今既营经台供养法宝。 惟尚精华岂可率尔而已。 其香炉峰柽柏。 木中精胜。 可共取之以充供养。 论详既讫。 往谘于晞。 具陈上事。 良久答云。 山神护惜不可造次。 无敢重言。 各还所在。 尔夜梦人送疏云。 香炉峰柽柏树。 尽皆舍给经台。 既感冥示。 即便撝略。 营办餐具分部人工入山采伐。 侍者谘曰。 昨日不许。 今那取之。 答曰。 昨由他今由我。 但取无苦必不相误。 从旨往取。 柽柏之树惟崄而生。 并皆取得一无留难。 先师智者陈曰。 劝化百姓。 从天台渚次。 讫于海际。 所有江溪。 并舍为放生之池。 永断采捕。 隋世亦尔。 事并经敕。 隋国既亡。 后生百姓为恶者多。 竞立梁沪满于江溪。 夭伤水族告诉无所。 乃共顶礼禅师往先师龛房。 烧香咒愿。 当有鱼人。 见僧在沪上立。 意谓堕水。 将船往救。 仅到便无。 因尔梁沪皆不得鱼。 互相报示改恶从善。 仍停采捕。 时有僧法云。 欲往香炉峰头陀。 晞谏曰。 彼山神刚强。 卿道力微弱。 向彼必不得安。 慎勿往也。 云不纳旨。 遂往到山。 不盈二宿。 神即现形驱云令还。 自陈其事。 方忆前旨深生敬仰。 有弟子道亘。 在房诵经。 自往唤云。 今晚当有僧来。 言竟仍向门下。 即见一僧纯着纳衣执锡持钵。 形神爽俊有异常人。 从外而来。 相去二十余步。 纔入路东隐而不现。 俄顷之间即闻东山有铜钟声。 大震山谷。 便云意唤吾也。 未终数日。 语弟子云。 吾命无几可作香汤。 洗浴适竟。 山中鸟狩异色殊形常所不见者。 并皆来集房侧。 履地腾空悲鸣唤呼。 经日方散。 十二月十七日夜。 跏趺端坐。 仍执如意说法。 辞理深邃。 既竟告弟子曰。 将汝等造次相值。 今当永别。 会遇靡期。 言已寂然无声良久。 诸弟子哭泣。 便更开眼诫曰。 人生有死物调始必终。 世相如是。 宁足可悲。 今去勿尔闹乱于吾也。 又云。 吾习禅已来至于今日四十九年。 背不着床吾不负信施不负香火。 汝等欲得将吾相见。 可自勤策行道力不负人。 弟子因谘启。 未审和上当生何所。 答云。 如吾见梦。 报在兜率。 宫殿青色居天西北。 见智者大师。 左右有诸天人皆坐宝座。 唯一座独空。 吾问所以。 答云。 灌顶却后六年当来升此说法。 十八日朝语诸弟子。 汝等并早须斋。 吾命须臾。 尔日村人登山参疾。 食竟辞还。 又曰。 既苦远来。 更停少时。 待贫道前去。 其人不解。 苦辞不住。 当尔之时皎日丽天全无云翳。 谓参人曰。 既已不住可疾去雨寻落。 去者少时骤雨如泻。 春秋七十有二。 以贞观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午时。 结跏安坐端直俨然。 气息绵微如入禅定。 因而不返。 时虚空中有弦管声。 合众皆闻。 良久乃息。 经停数日方入石龛颜色敷悦手足柔软不异生平。 所窆龛坟在先师智者龛前二百余步。 发布时间:2025-05-21 12:11:31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