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僧可(齐邺中)[《续高僧传》卷十六] 内容: 释僧可。 一名慧可。 俗姓姬氏。 虎牢人。 外览坟素内通藏典。 末怀道京辇默观时尚。 独蕴大照解悟绝群。 虽成道非新。 而物贵师受。 一时令望咸共非之。 但权道无谋显会非远。 自结斯要谁能系之。 年登四十。 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游化嵩洛。 可怀宝知道一见悦之。 奉以为师。 毕命承旨。 从学六载精究一乘。 理事兼融苦乐无滞。 而解非方便慧出神心。 可乃就境陶研净秽埏埴方知。 力用坚固不为缘陵。 达摩灭化洛滨。 可亦埋形河涘。 而昔怀嘉誉传檄邦畿。 使夫道俗来仪请从师范。 可乃奋其奇辩呈其心要。 故得言满天下意非建立。 玄籍遐览未始经心。 后以天平之初。 北就新邺盛开秘苑。 滞文之徒是非纷举。 时有道恒禅师。 先有定学王宗邺下。 徒侣千计。 承可说法情事无寄。 谓是魔语。 乃遣众中通明者。 来殄可门。 既至闻法泰然心服。 悲感盈怀无心返告。 恒又重唤亦不闻命。 相从多使皆无返者。 他日遇恒。 恒曰。 我用尔许功夫开汝眼目。 何因致此诸使。 答曰。 眼本自正。 因师故邪耳。 恒遂深恨谤恼于可。 货赇俗府非理屠害。 初无一恨几其至死。 恒众庆快。 遂使了本者绝学浮华。 谤黩者操刀自拟。 始悟一音所演。 欣怖交怀。 海迹蹄滢浅深斯在。 可乃纵容顺俗。 时惠清猷乍托吟谣。 或因情事澄汰恒抱写割烦芜。 故正道远而难希。 封滞近而易结。 斯有由矣。 遂流离邺卫亟展寒温。 道竟幽而且玄。 故末绪卒无荣嗣有向居士者。 幽遁林野木食。 于天保之初道味相师。 致书通好曰。 影由形起响逐声来。 弄影劳形。 不知形之是影。 扬声止响。 不识声是响根。 除烦恼而求涅槃者。 喻去形而觅影。 离众生而求佛喻默声而寻响。 故迷悟一途愚智非别。 无名作名。 因其名则是非生矣。 无理作理。 因其理则诤论起矣。 幻化非真谁是谁非。 虚妄无实何空何有。 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 未及造谈聊伸此意。 想为答之。 可命笔述意曰。 说此真法皆如实。 与真幽理竟不殊。 本迷摩尼谓瓦砾。 豁然自觉是真珠。 无明智能等无异。 当知万法即皆如。 愍此二见之徒辈。 申词措笔作斯书。 观身与佛不差别。 何须更觅彼无余。 其发言入理未加铅墨。 时或缵之。 乃成部类。 具如别卷。 时复有化公彦公和禅师等。 各通冠玄奥。 吐言清迥托事寄怀。 闻诸口实。 而人世非远碑记罕闻。 微言不传清德谁序。 深可痛矣。 时有林法师。 在邺盛讲胜鬘并制文义。 每讲人聚乃选通三部经者。 得七百人。 预在其席。 及周灭法与可同学共护经像。 初达摩禅师以四卷楞伽授可曰。 我观汉地惟有此经。 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可专附玄理如前所陈。 遭贼斫臂。 以法御心不觉痛苦。 火烧斫处血断帛裹乞食如故。 曾不告人。 后林又被贼斫其臂。 叫号通夕。 可为治裹乞食供林。 林怪可手不便怒之。 可曰。 饼食在前何不自裹。 林曰。 我无臂也。 可不知耶。 可曰。 我亦无臂。 复何可怒。 因相委问方知有功。 故世云无臂林矣。 每可说法竟曰。 此经四世之后变成名相。 一何可悲。 有那禅师者。 俗姓马氏。 年二十一居东海讲礼易。 行学四百南至相州遇可说法。 乃与学士十人出家受道。 诸门人于相州东设斋辞别哭声动邑。 那自出俗。 手不执笔及俗书。 惟服一衣一[盉-木+友]。 一坐一食以可常行。 兼奉头陀。 故其所往不参邑落。 有慧满者。 荥阳人。 姓张。 旧住相州隆化寺。 遇那说法便受其道专务无着。 一衣一食但畜二针。 冬则乞补。 夏便通舍覆赤而已。 自述一生无有怯怖。 身无蚤虱睡而不梦。 住无再宿。 到寺则破柴造履。 常行乞食。 贞观十六年。 于洛州南会善寺侧宿柏墓中。 遇雪深三尺。 其旦入寺见昙旷法师。 怪所从来。 满曰。 法友来耶。 遣寻坐处。 四边五尺许雪自积聚不可测也。 故其闻有括访诸僧逃隐。 满便持衣[盉-木+友]周行聚落无可滞碍。 随施随散索尔虚闲。 有请宿斋者。 告云。 天下无人方受尔请。 故满每说法云。 诸佛说心。 令知心相是虚妄法。 今乃重加心相。 深违佛意。 又增论议殊乖大理。 故使那满等师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 随说随行不爽遗委。 后于洛陶中无疾坐化。 年可七十。 斯徒并可之宗系。 故可别叙。 发布时间:2025-05-21 12:13:11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7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