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陀禅师(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续高僧传》卷十六] 内容: 佛陀禅师。 此云觉者。 本天竺人。 学务静摄志在观方。 结友六人相随业道。 五僧证果。 惟佛陀无获遂。 勤苦励节如救身衣。 进退惟谷莫知投厝。 时得道友曰修道借机时来便克。 非可斯须徒为虚死。 卿于震旦特是别缘。 度二弟子深有大益也。 因从之游历诸国。 遂至魏北台之恒安焉。 时值孝文敬隆诚至别设禅林。 凿石为龛结徒定念。 国家资供倍架余部。 而征应潜着。 皆异之非常人也。 恒安城内康家。 赀财百万。 崇重佛法。 为佛陀造别院。 常居室内自静遵业。 有小儿见门隙内炎火赫然。 惊告院主。 合家总萃。 都无所见。 其通征玄。 观斯例众也。 识者验以为得道矣。 后隋帝南迁定都伊洛。 复设静院敕以处之。 而性爱幽栖林谷是托。 屡往嵩岳高谢人世。 有敕就少室山为之造寺。 今之少林是也。 帝用居处。 四海息心之俦。 闻风响会者。 众恒数百。 笃课出要成济极焉。 时或告众曰。 此少林精舍别有灵祇卫护。 一立已后终无事乏。 由使造者弥山而僧廪丰溢沿彼至今将二百载。 虽荒荐频繁而寺业充实。 远用比之佛陀无谬传矣。 时又入洛将度有缘。 沙门慧光年立十二。 在天门街井栏上。 反蹋蹀[堶-土+金]。 一连五百。 众人喧竞异而观之。 佛陀因见惟曰。 此小儿世戏有工。 道业亦应无昧。 意欲引度。 权以杖打头。 声响清彻。 既善声论。 知堪法器。 乃问。 能出家不。 光曰。 固其本怀耳。 遂度之。 解冠终古。 具如别传。 又令弟子道房度沙门僧稠。 教其定业。 自化行东夏。 惟此两贤得道记之。 谅有深疑。 年渐迟暮不预僧伦。 委诸学徒自相成业。 躬移寺外别处零房。 感一善神常随影护。 亦令设食而祠飨之。 后报欲终。 在房门之壁手画神像。 于今尚存。 发布时间:2025-05-21 12:13:14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