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义褒(唐京师慈恩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内容: 释义褒。 姓薛。 常州晋陵人。 盖齐相孟尝君之后。 吴名臣综莹之胤也。 天体高远履性明朗。 出家已后游谈在务。 周流会计统御法筵。 初从苏州永定寺小明法师禀学华严大品。 其即有陈兴皇朗公之后嗣也。 专经强对。 亦当时之僧杰矣。 褒优柔教义。 屡启请之谈。 将事通览。 辞往缙云山婺州永安寺旷法师所。 旷在陈朝。 兴皇盛集。 时当法选亟动神几。 法主既崩遍流视听。 长干禅众栖霞布公。 并具式瞻亲沾余令。 所以四经三论江表高推。 褒敬竭义筵纵思披择。 诸方后锐将事别轮。 旷亦劝褒行传灯礼。 乃从之。 传经述论三十余年。 光问五湖驰名三辅。 每以大乘至教元出渭阴。 中原播荡乃兴扬越嗟乎淳味不无流靡。 后住东阳金华法幢寺。 弘道不倦。 终日坐忘会。 慈恩申请搜扬髦彦。 京邑承风以事闻奏。 下敕征延。 便符昔愿。 即而入朝。 时翻经三藏玄奘法师。 盛处权衡。 当阳弘演。 承思远问用写繁芜。 亦既至止共许幽致。 乃诘大乘经论。 无所不通。 唐朝后学多尚名体。 耽迷成性胶柱守株。 如何解网以开玄照。 请所学宗顿讲十遍。 勒诸门位并往归依。 时在慈恩创开宏旨。 有空双遣药病齐亡。 乃有负气盱衡傲然乱举。 褒为提纫解玦疏刷神[怡-台+禁]。 责以三开征研五句。 详括文义统略悟迷。 经难论易。 悼时俗之反昏。 论释深经。 诲今闻之异昔。 所以每日在座前唱圣经。 半讲已后方明贤论。 于时英彦皆预席端。 叹其竦拔之神奇。 伏其辩给之铦利。 宰辅冠盖倾仰德音。 留连言晤写送无绝。 显庆三年冬雩祈雪候。 内设福场敕召入宫。 令与东明观道士论义。 有道士李荣。 立本际义。 褒问曰。 既义标本际。 为道本于际。 为际本于道邪。 答曰互得。 又问。 道本于际际为道本。 亦可际本于道道为际原。 答亦通。 又并曰。 若使道将本际互得相反。 亦可自然与道互得相法。 答曰。 道法自然。 自然不法道。 又并若道法于自然。 自然不法道。 亦可道本于本际本际不本道。 荣既被难不能报。 浪嘲云。 既唤我为先生。 汝便成我弟子。 褒曰。 对圣言论申明邪正用简帝心。 刍荛嘲谑尘黩天听。 虽然无言不酬。 聊以相答。 我为佛之弟子。 由以事佛为师。 汝既称为先生。 即应先道而生。 汝则。 斯为道祖。 于时忸怩无对。 便下座又令褒竖义。 便立大智度义李徒虽难随言即遣。 于时天子欣然内宫嗟赏。 李荣不胜其愤曰。 如此解义。 何须远从吴来。 褒答曰。 三吴之地本出英贤。 横目狗身旧无人物。 尔后诸寺连讲。 多以法华净名中百经论等以开时俗。 龙朔元年驾往东都。 别召追往。 频入宫禁。 义论横驰。 乃于净土讲解经论。 七众载驱群公毕至。 英声逾盛。 不久遘疾卒于净土。 春秋五十有一。 道俗悲凉恨法门之早揜。 皇上悼伤久之。 遂敕送柩。 返金华山旧寺。 赙赠之荣光闻远近。 发布时间:2025-05-21 12:13:21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