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宝彖(周潼州光兴寺)[《续高僧传》卷八] 内容: 释宝彖。 姓赵氏。 本安汉人。 后居绵州昌隆之苏溪焉。 天性仁让慧心俊朗。 婴孩有异。 二亲欲试其度。 以诸彩帛花果弓矢书疏。 罗置其前。 彖便拨除饼果。 止取书疏。 众共叹异。 咸知必有成济也。 及年七岁。 有缘至巴西郡。 太守杨眺问云。 承儿大读书。 因何名为老子。 彖曰。 始生头白故也。 眺密异之。 十六事梁平西王。 初为道士童子。 未学佛法。 平西识其机鉴。 使知营功德事。 因见佛经欣其文名重其义旨。 就检读诵迷悟转分。 恒求佛法用祛昏漠。 年二十有四。 方得出家。 即受具戒。 先听律典。 首尾数年略通持犯。 回听成实传授忘倦。 不吝私记须便辄给。 研心所指科科别致。 末又听韶法师讲偏穷旨趣。 武陵王问师大集摩诃堂。 令讲请观音。 初未缀心本无文疏。 始役情慧抽帖句理。 词义洞合听者盈席。 私记其言因成疏本。 广行于世。 后还涪川开化道俗。 外典佛经相续训导。 引邪归正十室而九又钞集医方疗诸疾苦。 或报以金帛者一无所受。 便有衔义怀德者舍俗出家。 或缘障未谐者尽形八戒。 彖虽道张井络风播岷峨。 而志意颓然唯在通于正法。 诚心标树不竞人物。 见大集一经未弘蜀境。 欲为之疏记使后学有归。 乃付着经律。 就山修缵。 而众复寻之致有烦扰。 再稔方就一无留难。 初至虚空藏品。 于义不达。 闭目思之。 不觉身上空中离床三四尺许。 欻然大悟。 竟文慧发。 写不供宣。 据此为言。 志力难拟矣。 时益州武誓寺僧宝愿。 最初请讲。 大众云集闻所未闻。 莫不叹悦。 又属僧崖菩萨出世为造经本。 因尔传持至今不绝。 故宝坊一学曲被剑南。 后制涅槃法花等疏。 皆省繁易解听无遗閟州境皂素生难遭想。 每言。 吾命不长。 唯当自励身心节约衣食望引残运耳。 故粗弊接报弘诱为心护生安众以为恒务。 忽感风疾不言久之。 命将欲绝。 私心发誓愿。 诸佛护念得分付诸物。 作是念已欻然能语。 顾命子弟诲示祸福。 吾即当去。 催作遗疏分处衣资倍奉三宝。 下笔署讫。 还不能言。 侍人逼以浆饮。 闭口拒之。 疾甚为唤佛名。 便合掌在额。 奄然而卒于潼州光兴寺。 今所谓绵州大振向寺也。 春秋五十。 即周之保定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矣。 初未终之前。 本所住山于五月内无故自崩尘雾暗天。 举众惊骇莫测其怪。 至于八月中。 山北村人并见尊像从山寺来乘空北逝。 幡花列前僧众从后。 往问寺中都无知者。 当尔之时彖赴光兴寺讲。 因以白之。 彖曰。 此我之征相。 不豫他也。 及终于此寺。 果如所图云。 发布时间:2025-05-21 12:13:36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dict/67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