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经序
真定府十方洪济禅院住持传法慈觉大师宗颐述
夫灵心绝待,泯万物而独存。妙行难思,诸缘普现,则实际理地虽不受于一毫,而事相门中不舍于一法。故如来出世,说《金光明经》,依清净心,建解脱行,显出尘之经卷,永廓迷情;示伏藏之宝王,顿圆大用。夫以信相为起教之人,则菩萨无滞空之行;于坚牢有赞空之颂,则法身非有相之求。性相该通,有无互建,则一经之要义在于斯。至于明诸佛法性之源,探如来寿量之本,金光普照,发扬一切智门;金鼓腾声,显示无边妙用,则菩萨发行之源也。忏除罪障,本如梦之法门;赞叹如来,举修行之妙果。摩诃萨埵之饲虎,能舍能行;长者流水之济鱼,有始有卒,则菩萨依真之行也。譬之明月当天,影沉众水,真金作器,体应万形,主伴圆融,一多自在,能于一法,受一切法,则信如来之秘藏,实为三界之宝乘,庄严性海之门,趣向觉王之本。是以十千天子,闻而顿证于菩提;一切众生,入者皆同于甘露,则见闻随喜,读诵受持,于一念具了无上法门者,岂小缘哉。凡我同俦,勉思佛意。元丰四年三月十五日序。
金光明经卷第一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金光明经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是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诸佛行处,过诸菩萨所行清净。
是金光明,诸经之王!若有闻者,
则能思惟,无上微妙,甚深之义。
如是经典,常为四方,四佛世尊,
之所护持:东方阿閦、南方宝相、
西无量寿、北微妙声。我今当说,
忏悔等法,所生功德,为无有上;
能坏诸苦,尽不善业,一切种智,
而为根本;无量功德,之所庄严;
灭除诸苦,与无量乐。诸根不具、
寿命损减、贫穷困苦、诸天舍离、
亲厚斗讼、王法所加、各各忿诤、
财物损耗、愁忧恐怖、恶星灾异、
众邪蛊道、变怪相续、卧见恶梦、
昼则愁恼,当净洗浴,听是经典。
至心清净,着净絜衣,专听诸佛,
甚深行处。是经威德,能悉消除,
如是诸恶,令其寂灭。护世四王、
将诸官属、并及无量,夜叉之众,
悉来拥护,持是经者。大辩天神、
尼连河神、鬼子母神、地神坚牢、
大梵尊天、三十三天、大神龙王、
紧那罗王、迦楼罗王、阿修罗王、
与其眷属,悉共至彼,拥护是人,
昼夜不离。我今所说,诸佛世尊,
甚深秘密,微妙行处,亿百千劫,
甚难得值。若得闻经、若为他说、
若心随喜、若设供养,如是之人,
于无量劫,常为诸天、八部所敬。
如是修行,生功德者,得不思议,
无量福聚;亦为十方,诸佛世尊、
深行菩萨,之所护持。着净衣服、
以上妙香,慈心供养,常不远离;
身意清净,无诸垢秽,欢喜悦豫,
深乐是典。若得听闻,当知善得,
人身人道,及以正命;若闻忏悔,
执持在心,是上善根,诸佛所赞。
金光明经寿量品第二
尔时王舍城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信相,已曾供养过去无量亿那由他百千诸佛,种诸善根。是信相菩萨作是思惟:「何因何缘,释迦如来寿命短促方八十年?」复更念言:「如佛所说,有二因缘寿命得长。何等为二?一者不杀、二者施食。而我世尊,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修不杀戒、具足十善,饮食惠施不可限量,乃至己身骨髓肉血,充足饱满饥饿众生,况余饮食。」
大士如是至心念佛,思是义时,其室自然广博严事,天绀琉璃种种众宝,杂厕间错以成其地,犹如如来所居净土,有妙香气过诸天香,烟云垂布遍满其室。其室四面,各有四宝上妙高座自然而出,纯以天衣而为敷具,是妙座上各有诸佛所受用华,众宝合成。于莲华上有四如来:东方名阿閦、南方名宝相、西方名无量寿、北方名微妙声,是四如来自然而坐师子座上,放大光明照王舍城,及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雨诸天华作天妓乐。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以佛神力受天快乐,诸根不具即得具足。举要言之,一切世间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具出现。
尔时信相菩萨,见是诸佛及希有事,欢喜踊跃恭敬合掌,向诸世尊至心念佛,作是思惟:「释迦如来无量功德,唯寿命中心生疑惑。云何如来寿命如是方八十年?」
尔时四佛,以正遍知告信相菩萨:「善男子!汝今不应思量如来寿命短促。何以故?善男子!我等不见诸天、世人、魔众、梵众、沙门、婆罗门、人及非人,有能思算如来寿量知其齐限,唯除如来。」时四如来,将欲宣畅释迦文佛所得寿命,欲色界天、诸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及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摩诃萨,以佛神力悉来聚集信相菩萨摩诃萨室。
尔时四佛,于大众中略以偈喻说释迦如来所得寿量,而作颂曰:
「一切诸水,可知几滴,无有能数,
释尊寿命。诸须弥山,可知斤两,
无有能量,释尊寿命。一切大地,
可知尘数,无有能算,释尊寿命。
虚空分界,尚可尽边,无有能计,
释尊寿命。不可计劫,亿百千万,
佛寿如是,无量无边。以是因缘,
故说二缘,不害物命、施食无量。
是故大士,寿不可计,无量无边,
亦无齐限。是故汝今,不应于佛,
无量寿命,而生疑惑。」
尔时信相菩萨摩诃萨,闻是四佛宣说如来寿命无量,深心信解欢喜踊跃。说是如来寿量品时,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四如来忽然不现。
金光明经忏悔品第三
尔时信相菩萨,即于其夜梦见金鼓,其状姝大,其明普照喻如日光;复于光中得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尊,众宝树下坐琉璃座,与无量百千眷属围绕而为说法。见有一人似婆罗门,以枹击鼓出大音声,其声演说忏悔偈颂。
时信相菩萨,从梦寤已,至心忆念梦中所闻忏悔偈颂,过夜至旦出王舍城。尔时亦有无量无边百千众生,与菩萨俱往耆阇崛山至于佛所。至佛所已,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却坐一面敬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以其梦中所见金鼓及忏悔偈,向如来说:
「昨夜所梦,至心忆持。梦见金鼓,
妙色晃耀,其光大盛,明踰于日,
遍照十方,恒沙世界。又因此光,
得见诸佛,众宝树下,坐琉璃座,
无量大众,围绕说法。见婆罗门,
击是金鼓,其鼓音中,说如是偈:
『是大金鼓,所出妙音,悉能灭除,
三世诸苦,地狱饿鬼、畜生等苦,
贫穷困苦、及诸有苦。是鼓所出,
微妙之音,能除众生,诸恼所逼,
断众怖畏,令得无惧,犹如诸佛,
得无所畏。诸佛圣人,所成功德,
离于生死,到大智岸;如是众生,
所得功德,定及助道,犹如大海。
是鼓所出,如是妙音,令众生得,
梵音深远;证佛无上,菩提胜果;
转无上轮,微妙清净;住寿无量,
不思议劫;演说正法,利益众生;
能害烦恼,消除诸苦;贪瞋痴等,
悉令寂灭。若有众生,处在地狱,
大火炽然,烧炙其身。若闻金鼓,
微妙音声,所出言教,即寻礼佛。
亦令众生,得知宿命,百生千生、
千万亿生;令心正念,诸佛世尊;
亦闻无上,微妙之言。是金鼓中,
所出妙音,复令众生,值遇诸佛;
远离一切,诸恶业等;善修无量,
白净之业。诸天世人、及余众生,
随其所思,诸所愿求,如是金鼓,
所出之音,皆悉能令,成就具足。
若有众生,堕大地狱,勐火炎炽,
焚烧其身,无有救护,流转诸难,
当令是等,悉灭诸苦。若有众生,
诸苦所切,三恶道报,及以人中,
如是金鼓,所出之音,悉能灭除,
一切诸苦。无依无归,无有救护,
我为是等,作归依处。是诸世尊,
今当证知,久已于我,生大悲心,
在在处处,十方诸佛,现在世雄,
两足之尊,我本所作,恶不善业,
今者忏悔:诸十力前,不识诸佛、
及父母恩;不解善法、造作众恶;
自恃种姓、及诸财宝;盛年放逸、
作诸恶行;心念不善,口作恶业;
随心所作,不见其过;凡夫愚行,
无知闇覆,亲近恶友,烦恼乱心;
五欲因缘,心生忿恚,不知厌足,
故作众恶;亲近非圣,因生悭嫉,
贫穷因缘,姦谄作恶;系属于他,
常有怖畏,不得自在,而造诸恶。
贪欲恚痴,扰动其心,渴爱所逼,
造作众恶;依因衣食,及以女色,
诸结恼热,造作众恶;身口意恶,
所集三业,如是众罪,今悉忏悔。
或不恭敬,佛法圣众,如是众罪,
今悉忏悔。或不恭敬,缘觉菩萨,
如是众罪,今悉忏悔。以无智故,
诽谤正法;不知恭敬,父母尊长;
如是众罪,今悉忏悔。愚惑所覆,
骄慢放逸,因贪恚痴,造作诸恶;
如是众罪,今悉忏悔。我今供养,
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诸佛;
我当拔济,十方一切,无量众生,
所有诸苦;我当安止,不可思议,
阿僧祇众,令住十地;已得安止,
住十地者,悉令具足,如来正觉。
为一众生,亿劫修行,使无量众,
令度苦海;我当为是,诸众生等,
演说微妙,甚深悔法。所谓金光,
灭除诸恶,千劫所作,极重恶业,
若能至心,一忏悔者,如是众罪,
悉皆灭尽。我今已说,忏悔之法,
是金光明,清净微妙,速能灭除,
一切业障;我当安止,住于十地,
十种珍宝,以为脚足,成佛无上,
功德光明,令诸众生,度三有海。
诸佛所有,甚深法藏,不可思议,
无量功德,一切种智,愿悉具足;
百千禅定、根力觉道,不可思议,
诸陀罗尼,十力世尊,我当成就。
诸佛世尊,有大慈悲,当证微诚,
哀受我悔。若我百劫,所作众恶,
以是因缘,生大忧苦,贫穷困乏、
愁热惊惧、怖畏恶业、心常怯劣,
在在处处,暂无欢乐;十方现在,
大悲世尊,能除众生,一切怖畏,
愿当受我,诚心忏悔,令我恐惧,
悉得消除;我之所有,烦恼业垢,
惟愿现在,诸佛世尊,以大悲水,
洗除令净。过去诸恶,今悉忏悔;
现所作罪,诚心发露;所未作者,
更不敢作;已作之业;不敢覆藏。
身业三种,口业有四,意三业行,
今悉忏悔;身口所作,及以意思,
十种恶业,一切忏悔。远离十恶,
修行十善,安止十住,逮十力尊,
所造恶业,应受恶报,今于佛前,
诚心忏悔。若此国土、及余世界,
所有善法,悉以回向,我所修行,
身口意业,愿于来世,证无上道。
若在诸有,六趣险难,愚痴无智,
造作众恶,今于佛前,皆悉忏悔。
世间所有,生死险难,种种淫欲,
愚烦恼难,如是诸难,我今忏悔。
心轻躁难、近恶友难、三有险难,
及三毒难、遇无难难、值好时难、
修功德难、值佛亦难,如是诸难,
今悉忏悔。诸佛世尊,我所依止,
是故我今,敬礼佛海;金色晃耀,
犹如须弥,是故我今,顶礼最胜,
其色无上,如天真金;眼目清净,
如绀琉璃;功德威神,名称显着;
佛日大悲,灭一切闇;善净无垢,
离诸尘翳,无上佛日,大光普照;
烦恼火炽,令心焦热,唯佛能除,
如月清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庄严其身,视之无厌;功德巍巍,
明网显耀,安住三界,如日照世;
犹如琉璃,净无瑕秽,妙色广大,
种种各异;其色红赤,如日初出,
颇梨白银,校饰光网,如是种种,
庄严佛日。三有之中,生死大海,
潦水波荡,恼乱我心,其味苦毒,
最为麁澁;如来网明,能令枯涸。
妙身庄严,相好殊特,金色光明,
遍照一切,智慧大海,弥满三界,
是故我今,稽首敬礼。如大海水,
其量难知,大地微尘,不可称计;
诸须弥山,难可度量,虚空边际,
亦不可得;诸佛亦尔,功德无量。
一切有心,无能知者。于无量劫,
极心思惟,不能得知,佛功德边。
大地诸山,尚可知量;毛滴海水,
亦可知数;诸佛功德,无能知者。
相好庄严,名称赞叹,如是功德,
令众皆得。我以善业,诸因缘故,
来世不久,成于佛道,讲宣妙法,
利益众生,度脱一切,无量诸苦;
摧伏诸魔、及其眷属,转于无上,
清净法轮;住寿无量,不思议劫;
充足众生,甘露法味;我当具足,
六波罗蜜,犹如过佛,之所成就;
断诸烦恼,除一切苦,悉灭贪欲,
及恚痴等;我当忆念,宿命之事,
百生千生、千万亿生,常当至心,
正念诸佛,所说微妙,无上正法。
我因善业,常值诸佛,远离诸恶,
修诸善业;一切世界,所有众生,
无量苦恼,我当悉灭。若有众生,
诸根毁坏,不具足者,悉令具足;
十方世界,所有病苦,羸瘦顿乏、
无救护者,悉令解脱,如是诸苦,
还得势力,平复如本。若犯王法,
临当刑戮,无量怖畏,愁忧苦恼,
如是之人,悉令解脱。若受鞭挞,
系缚枷锁,种种苦事,逼切其身,
无量百千,愁忧惊畏,种种恐惧,
扰乱其心;如是无边,诸苦恼等,
愿使一切,悉得解脱。若有众生,
饥渴所恼,令得种种,甘美饮食。
盲者得视;聋者得听;痖者得言;
裸者得衣;贫穷之者,即得宝藏,
仓库盈溢,无所乏少;一切皆受,
安隐快乐,乃至无有,一人受苦。
众生相视,和颜悦色,形貌端严,
人所喜见。心常思念,他人善事;
饮食饱满,功德具足。随诸众生,
之所思念,皆愿令得,种种妓乐:
箜篌筝笛、琴瑟鼓吹,如是种种,
微妙音声。江河池沼、流泉诸水,
金华遍布,及优钵罗。随诸众生,
之所思念,即得种种,衣服饮食、
钱财珍宝、金银琉璃、真珠璧玉、
杂厕璎珞。愿诸众生,不闻恶声,
乃至无有,可恶见者。愿诸众生,
色貌微妙,各各相于,共相爱念;
世间所有,资生之具,随其所念,
悉令具足。愿诸众生,诸所求索,
如其所须,应念即得;香华诸树,
常于三时,雨细末香,及涂身香;
众生受者,欢喜快乐。愿诸众生,
常得供养,不可思议,十方诸佛,
无上妙法,清净无垢,及诸菩萨、
声闻大众。愿诸众生,常得远离,
三恶八难,值无难处,觐覩诸佛,
无上之王。愿诸众生,常生尊贵,
多饶财宝,安隐丰乐;上妙色像,
庄严其身,功德成就,有大名称。
愿诸女人,皆成男子,具足智慧,
精勤不懈;一切皆行,菩萨之道,
勤心修习,六波罗蜜;常见十方,
无量诸佛;坐宝树下,琉璃座上,
安住禅定,自在快乐,演说正法,
众所乐闻。若我现在,及过去世,
所作恶业,诸有险难,应得恶果,
不适意者,愿悉灭尽,令无有余。
若诸众生,三有系缚,生死罗网,
弥密坚固,愿以智刀,割断破裂,
除诸苦恼,早成菩提。若此阎浮,
及余他方,无量世界,所有众生,
所作种种,善妙功德,我今深心,
随其欢喜。我今以此,随喜功德,
及身口意,所作善业,愿于来世,
成无上道,得净无垢,吉祥果报。
若有敬礼,赞叹十力,信心清净,
无诸疑网,能作如是,所说忏悔,
便得超越,六十劫罪。诸善男子,
及善女人,诸王刹利、婆罗门等,
若有恭敬,合掌向佛,称叹如来,
并赞此偈,在在生处,常识宿命,
诸根具足,清净端严,种种功德,
悉皆成就;在在处处,常为国王、
辅相大臣,之所恭敬;非于一佛、
五佛十佛,种诸功德。闻是忏悔,
若于无量,百千万亿,诸佛如来,
种诸善根,然后乃得,闻是忏悔。』」
金光明经赞叹品第四
尔时佛告地神坚牢:「善女天!过去有王名金龙尊,常以赞叹,赞叹去来现在诸佛:
「『我今尊重,敬礼赞叹,去来现在,
十方诸佛。诸佛清净,微妙寂灭,
色中上色,金光照耀;于诸声中,
佛声最上,犹如大梵,深远雷音;
其发绀黑,光螺焰起,蜂翠孔雀,
色不得喻;其齿鲜白,犹如珂雪,
显发金颜,分齐分明;其目修广,
清净无垢,如青莲华,映水开敷;
舌相广长,形色红辉,光明照耀,
如华初生;眉间毫相,白如珂月,
右旋润泽,如净琉璃;眉细修扬,
形如月初,其色黑耀,过于蜂王;
鼻高圆直,如铸金铤,微妙柔软,
当于面门;如来胜相,次第最上,
得味真正,无与等者;一一毛孔,
一毛旋生,软细绀青,犹孔雀项。
即于生时,身放大光,普照十方,
无量国土,灭尽三界,一切诸苦,
令诸众生,悉受快乐,地狱畜生,
及以饿鬼,诸人天等,安隐无患,
悉灭一切,无量恶趣。身色微妙,
如融金聚;面貌清净,如月盛满;
佛身明耀,如日初出;进止威仪,
犹如师子;修臂下垂,立过于膝,
犹如风动,娑罗树枝;圆光一寻,
能照无量,犹如聚集,百千日月;
佛身净妙,无诸垢秽,其明普照,
一切佛刹;佛光巍巍,明焰炽盛,
悉能隐蔽,无量日月;佛日灯炬,
照无量界,皆令众生,寻光见佛。
本所修习,百千行业,聚集功德,
庄严佛身,臂佣纤圆,如象王鼻;
手足净软,敬爱无厌;去来诸佛,
数如微尘,现在诸佛,亦复如是;
如是如来,我今悉礼。身口清净,
意亦如是,以妙香华,供养奉献,
百千功德,赞咏歌叹,设以百舌,
于千劫中,叹佛功德,不能得尽;
如来所有,现世功德,种种深固,
微妙第一,设复千舌,欲赞一佛,
尚不能尽,功德少分,况欲叹美,
诸佛功德?大地及天,以为大海,
乃至有顶,满其中水,尚以一毛,
知其滴数,无有能知,佛一功德。
我今以礼,赞叹诸佛,身口意业,
悉皆清净,一切所修,无量善业,
与诸众生,证无上道。』如是人王,
赞叹佛已,复作如是,无量誓愿:
『若我来世,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在在生处,常于梦中,见妙金鼓,
得闻忏悔,深奥之声。今所赞叹,
面貌清净,愿我来世,亦得如是。
诸佛功德,不可思议,于百千劫,
甚难得值,愿于当来,无量之世,
夜则梦见,昼如实说。我当具足,
修行六度,济拔众生,越于苦海,
然后我身,成无上道;令我世界,
无与等者,奉贡金鼓,赞佛因缘,
以此果报,当来之世,值释迦佛,
得受记莂,并令二子:金龙金光,
常生我家,同共受记。若有众生,
无救护者,众苦逼切,无所依止,
我于当来,为是等辈,作大救护,
及依止处,能除众苦,悉令灭尽,
施与众生,诸善安乐。我未来世,
行菩萨道,不计劫数,如尽本际,
以此金光,忏悔因缘,使我恶海,
及以业海、烦恼大海,悉竭无余。
我功德海,愿悉成就;智慧大海,
清净具足;无量功德,助菩提道,
犹如大海,珍宝具足。以此金光,
忏悔力故,菩提功德,光明无碍,
慧光无垢,照彻清净。我当来世,
身光普照,功德威神,光明焰盛,
于三界中,最胜殊特,诸功德力,
无所减少,当度众生,越于苦海,
并复安置,功德大海。来世多劫,
行菩提道,如昔诸佛,行菩提者。
三世诸佛,净妙国土;诸佛至尊,
无量功德;令我来世,得此殊异,
功德净土,如佛世尊。』信相当知,
尔时国王,金龙尊者,则汝身是;
尔时二子,金龙金光,今汝二子,
银相等是。」
金光明经空品第五
「无量余经,已广说空,是故此中,
略而解说。众生根钝,尠于智慧,
不能广知,无量空义,故此尊经,
略而说之;异妙方便,种种因缘,
为钝根故,起大悲心,今我演说,
此妙经典。如我所解,知众生意,
是身虚伪,犹如空聚;六入村落,
结贼所止,一切自住,各不相知。
眼根受色;耳分别声;鼻嗅诸香;
舌嗜于味;所有身根,贪受诸触;
意根分别,一切诸法;六情诸根,
各各自缘,诸尘境界,不行他缘。
心如幻化,驰骋六情,而常妄想,
分别诸法;犹如世人,驰走空聚,
六贼所害,愚不知避。心常依止,
六根境界,各各自知,所伺之处,
随行色声、香味触法。心处六情,
如鸟投网,其心在在,常处诸根,
随逐诸尘,无有暂舍。身空虚伪,
不可长养,无有诤讼,亦无正主,
从诸因缘,和合而有,无有坚实,
妄想故起。业力机关,假为空聚,
地水火风,合集成立,随时增减,
共相残害;犹如四蛇,同处一箧,
四大蚖蛇,其性各异,二上二下,
诸方亦二,如是蛇大,悉灭无余。
地水二蛇,其性沉下;风火二蛇,
性轻上升;心识二性,躁动不停,
随业受报,人天诸趣,随所作业,
而堕诸有。水火风种,散灭坏时,
大小不净,盈流于外;体生诸虫,
无可爱乐;捐弃塚间,如朽败木。
善女当观,诸法如是,何处有人,
及以众生?本性空寂,无明故有,
如是诸大,一一不实,本自不生,
性无和合。以是因缘,我说诸大,
从本不实,和合而有;无明体相,
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有;
无所有故,假名无明,是故我说,
名曰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
爱取有生、老死愁恼,众苦行业,
不可思议,生死无际,轮转不息。
本无有生,亦无和合,不善思惟,
心行所造。我断一切,诸见缠等,
以智慧刀,裂烦恼网;五阴舍宅,
观悉空寂,证无上道,微妙功德;
开甘露门、示甘露器、入甘露城、
处甘露室,令诸众生,食甘露味。
吹大法螺、击大法鼓、然大法炬、
雨胜法雨。我今摧伏,一切怨结,
竪立第一,微妙法幢;度诸众生,
于生死海,永断三恶,无量苦恼。
烦恼炽然,烧诸众生,无有救护,
无所依止;我以甘露,清凉美味,
充足是辈,令离焦热,于无量劫,
遵修诸行,供养恭敬,诸佛世尊;
坚固修习,菩提之道;求于如来,
真实法身;舍诸所重,肢节手足、
头目髓脑、所爱妻子、钱财珍宝、
真珠璎珞、金银琉璃,种种异物。」
金光明经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