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华手经卷第三 内容: 佛说华手经卷第三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无忧品第十二尔时,佛告弥勒菩萨言:「阿逸多! 何等名为真菩萨心? 菩萨心者,不可思量、不可宣示,我今欲说譬喻证明此心。 「阿逸多! 乃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曰安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安王佛寿八万四千岁,有三大会:初会说法七十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九十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满百亿人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弃舍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 「时有灌顶大王名师子德王,大夫人有二太子:一名无忧、二名离忧,一时俱生。 是二王子共戏殿上,见安王佛大众围绕入憙见城。 即时无忧谓离忧曰:『见安王佛从彼来耶?』离忧言:『见。』时无忧言:『我等可作,如安王佛。』即为离忧而说偈言:「『离忧! 汝且观,是安王世尊, 大众所敬绕,安祥从彼来。 我生如是心,欲求无上道, 度生老病死,一切苦众生。 贪嫉恚慢故,而作众罪业, 作众罪业已,轮转诸恶趣, 我当求佛道,度此等众生。 离忧汝亦当,发此无上心, 诸佛甚难值,如忧昙钵华。』「尔时,离忧以偈答言:「『言说无所成,世多说不行, 我不以言说,但心行菩提。 世多言作佛,不能如说行, 是人皆虚言,终无实果报。 若但以言说,而能得佛道, 一切言说者,皆应得作佛。』「尔时,无忧重说偈言:「『若如汝发心,是则为悭贪, 畏诸乞求故,发心而无言。 大人请众生,等施财法分, 一切无所悋,但欲成菩提。 若如是发心,名为懈怠者, 恐不如说行,是则为可耻。 汝疑无上道,无量难独成, 豫生如是心,故不敢发言。』「时离忧言:『当共往问安王如来,我等发心谁为是真? 若从佛闻,自当知之。』作是语已,即时离忧从梯而下,为供养故,持真珠屐及上宝衣,价直一亿,往诣佛所。 于时无忧即从殿上自投而下,身无所损,安隐而立,往诣佛所,脱身宝衣,解髻明珠,奉安王佛。 佛愍受之。 「离忧从后来到佛所,时见无忧在佛边立,即问之曰:『从何道来?』无忧答言:『我于殿上自投而下,身无伤损,安立佛所。』「离忧即以无价宝衣及摩尼屐,奉安王佛,而说偈言:「『我得见世尊,而从非道行, 今当修正道,诸佛之所赞。』「尔时,无忧又说偈言:「『若人惜身命,犹汝来求道, 是人为自利,不能益众生。 我不惜身命,愿受诸勤苦, 为利益众生,度众苦恼者。 见佛即是道,不应更余求, 凡夫行正道,实堕邪径中。 众生在邪道,见是正是邪, 贪着即魔缚,则远离世道。 我愿常值佛,常愿得出家, 常净修梵行,世世度众生, 常安住善法,常持佛法藏, 以是所持法,大利益众生, 常发行精进,闻法即解义, 常住于禅定,功德故高尊。』「阿逸多! 是二王子说此偈已,于安王佛所出家修道。 各相谓言:『我先作佛!』「时无忧比丘谓离忧曰:『汝以何行欲先作佛?』离忧答言:『我发心为一一众生,于万亿劫受地狱苦而心无悔,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以如是坚固庄严,又以堪忍柔和之心。 假使有人从东方来,持诸粪火、屎尿毒瓶,系我头上,我于尔时,不生瞋恨,不恶眼视亦不呵骂,但作是念:「我今行忍,为求佛法,生佛智慧,欲令此人得灭度故。 若我瞋恨与彼何异? 我是行人彼非行者,我不应起非行者业。 行者之业我所应起,所谓自断瞋恨,亦断无量众生瞋恨而为说法。」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如是庄严。』「尔时,无忧问离忧曰:『汝见是心,以知是心发庄严耶?』离忧答言:『若无是心,则无庄严。 若无庄严,云何当有菩萨修道? 是故当知,有是心故,菩萨修道出于世间。』「无忧比丘语离忧言:『莫作此说,有是心故,故有庄严。 所以者何? 心空如幻,念念生灭。 若空如幻念念生灭,是法无相亦无无相。 离忧! 若有、若无皆名为见,若有是见皆是邪见,若是邪见即是邪道,不名菩提,是人远离菩提之道,无所悕望。 是故当知,有、无等法皆是戏论。 戏论法者,菩萨不应亲近修习。 何法菩萨所应习近? 无法菩萨所应习近。 所以者何? 若法可习,是则非法,是故菩萨于一切法不应乐着。 所以者何? 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着法故。 若菩萨如是得解,亦是非法。 所以者何? 非得解相是名菩提。 又菩萨如是知、如是观者,亦堕非法。 所以者何? 无解脱相是名菩提。 若菩萨如是修习,我于是法当如是证,即堕非法。 所以者何? 无性、无说是名菩提。』「尔时,离忧谓无忧言:『若菩提有,汝当言有;无,应言无。 汝以何故,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都无所说?』「无忧答言:『汝善知识! 菩提名为非戏论法,汝莫戏论若有、若无。 所以者何? 诸有戏论皆非菩提,若无戏论即是菩提。』「时,离忧言:『善知识! 我于汝说不解义趣,谓诸戏论皆非菩提,无戏论法是即菩提。』「无忧答言:『汝善知识! 可共诣佛,请决所疑。』「时二比丘俱诣佛所,顶礼佛足,于一面坐。 离忧比丘以先所论,具向佛说。 时,安王佛可无忧言:『善哉,善哉!』既印可已,告离忧曰:『如无忧言:谓有戏论皆非菩提,无戏论法是则菩提。 所以者何? 离诸戏论是名菩提。 云何为离? 一切戏论皆悉寂灭。 何名戏论? 色阴戏论,受、想、行、识阴戏论;戒品、定品、慧品戏论;少欲知足、苦行头陀、易满易养、空闲静处,皆是戏论。 是诸戏论从何处起? 皆从忆想分别故起。 何谓分别? 谓分别色、受、想、行、识,分别戒品、定品、慧品、少欲知足诸功德等。 若分别色即是非色,是分别中则无戒品、定品、慧品、少欲知足、行头陀等,是分别中亦无色空;又若分别受、想、行识即是非识,是分别中则无戒品、定品、慧品、少欲知足、行头陀等,是分别中亦无识空。 能如此知,是慧亦空。 如是空中,无有诸相若一、若异,是名菩提。』「尔时,离忧闻说是法,逮无生忍,又亦得知是菩提心,以是心故名为菩萨。 时二菩萨观如是法,信解随顺,八万岁中常勤精进,经行不息未曾睡卧,八万岁中不生贪欲、恚、痴之心。 是二菩萨于此命终,即生下方第千世界妙肩佛所,俱共出家,自识宿命,精进如前。 如是展转从一佛所至一佛所,得值六百八千万亿诸佛世尊,于诸佛法常得出家,精进如前。 然后无忧先得作佛,号上众严;离忧菩萨于余佛国,后得作佛,号日上众。」佛告弥勒:「是二佛法广宣流布,寿命无量阿僧祇劫。 阿逸多! 是名菩萨摩诃萨心,无来无去无所贪着,无生无灭,无住无动。 若有众生起是心者,则为希有。」尔时,世尊欲明此义而说偈言:「佛灯出于世,万亿劫难值,如优昙钵华,时时乃一现。 深发菩提心,正行佛道者,如是大菩萨,世间亦难遇。 是故若有人,能发此大心,斯人当作佛,处众师子吼。 自在师子吼,能转净法轮,佛神通无碍,皆在初心中。 佛相三十二,十八不共法,是法及诸相,皆在初心中。 诸佛不虚行,象王回观法,及无见顶相,皆在初心中。 布施持戒忍,精进禅智慧,此诸波罗蜜,皆在初心中。 如是诸功德,及诸余佛法,当知是一切,皆在初心中。 声闻戒定慧,及众神通力,如是等诸法,亦在初心中。 若我本不发,无上菩提心,今则不能得,一切佛智慧。 尚不能自得,况令众生闻? 声闻弟子众,亦不出世间。 若深行因缘,证辟支佛道,为世作福田,入无余泥洹。 是等诸功德,亦在初心中。 世间出世间,一切诸乐具,当知此等事,皆因菩提心。 汝等观是心,所得之果报,无量无数劫,不能尽其边。 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 是心属诸缘,无一决定相,如是不定心,能得大果报。 是心不在缘,亦不离众缘,非有亦非无,而能起大果。 智者知是心,能生佛智慧,谁当不贵重? 唯除贪着者。 若人依止色,依受想行识,于法作二相,以虚诳自缚。 如人在虚空,自谓我有缚,是人自系故,常缚果报中。 是故知心性,虚诳无所有,不应生疑见,是心非定相。 是心及众缘,皆空无自性,若人如是知,终不退菩提。 若法性自空,是法即无生,一切无生法,是名真智种。 若人如是知,我授菩提记,不以阴离阴,而可得受记。 若知法无相,亦不取此慧,如是正智者,是名真发心。 得是坚固心,斯人则能忍,恶口诸毁辱,刀杖等众苦。 若人得是忍,则无贪恚心,自得利不高,亦不嫉他人。 能建于是忍,灭有无二边,斯人于世间,能行不坏智。 是故当修此,空无性法忍,我本亦修集,故得成菩提。」中说品第十三尔时,东方过六万八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上意,是中有佛,号曰空性,今现在。 是空性佛与月菩萨摩诃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时月菩萨见大光明、闻大音声,问空性佛言:「是为何佛光明、音声?」彼佛答言:「西方去此,过六万八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文,今现在,说菩萨藏经。 是为彼佛光明、音声。」时,月菩萨白空性佛言:「世尊! 我欲诣彼娑婆世界,见释迦文佛礼事、供养,及见彼土具足庄严大菩萨众。」彼佛答言:「欲往随意。」时月菩萨即从坐起,顶礼佛足,绕已欲去。 时,空性佛持白莲华与月菩萨,作如是言:「汝持此华与释迦文,并称我言,问讯彼佛:少恼、少病,起居轻利,气力强耶?」时月菩萨如大力士屈伸臂顷,于彼佛土忽然不现,到此世界。 至王舍城,行诣竹园,顶礼佛足,于一面立,而白佛言:「空性如来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游步安耶? 以此莲华持与世尊。」时佛受华问月菩萨言:「善男子! 彼空性佛少病、少恼,气力安不?」时月菩萨白世尊曰:「空性如来于彼世界安隐、无恙。」东方去此过于四万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妙陀罗尼,是中有佛,号名闻力王,今现在,为智流布菩萨摩诃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时此菩萨见大光明、闻大音声,问名闻力王佛言:「世尊! 今此光明及大音声,是谁所为?」彼佛答言:「西方去此,过于四万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文,今现在,为诸菩萨说断众生疑令众欢喜菩萨藏经。 是为彼佛光明、音声。」时,智流布菩萨白彼佛言:「世尊! 我欲往诣娑婆世界见释迦文佛礼事、供养,及见彼土具足庄严大菩萨众。」彼佛答言:「欲往随意。」时智流布既蒙听许,顶礼佛足,绕已欲去。 时,名闻力王佛即以一裹赤末栴檀香,而与之曰:「汝持此香与释迦文,并以我言,问讯彼佛:少恼、少病,起居轻利,气力安耶?」时彼菩萨如大力士屈伸臂顷,于彼佛土忽然不现,到此世界。 至王舍城,行诣竹园,顶礼佛足,于一面立,而白佛言:「名闻力王佛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游步安耶? 以此末香持与世尊。」佛受香已,而问之曰:「名闻力王佛少恼、少病,气力安不?」彼菩萨言:「名闻世尊于彼世界安隐、无恙。」东方去此过三万九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月出光,是中有佛,号曰放光,今现在,为明轮菩萨摩诃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时,明轮菩萨见大光明、闻謦欬声,问放光佛言:「世尊! 是为何佛光明、音声?」彼佛答言:「西方去此,度三万九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娑婆,是中有佛,号释迦文,今现在,为诸菩萨说断众生疑令众欢喜菩萨藏经。 是为彼佛光明、音声。」时明轮菩萨白放光佛言:「世尊! 我欲诣彼娑婆世界,见释迦文佛礼事、供养,及见彼土具足庄严大菩萨众。」彼佛答言:「欲往随意。」时明轮菩萨既蒙听许,顶礼佛足,绕已欲去。 彼佛即以一大莲华与明轮曰:「汝持此华与释迦文,并称我言,问讯彼佛: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游步强耶?」时彼菩萨如大力士屈伸臂顷,于彼佛土忽然不现,到此世界。 至王舍城,行诣竹园,顶礼佛足,于一面立,而白佛言:「放光如来问讯世尊:少病、少恼,气力安不? 以此莲华持与世尊。」佛受华已,而问之曰:「放光如来游步康耶?」明轮答言:「放光世尊于彼世界安隐、无恙。」东方去此度三万八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袈裟相,是中有佛,号曰离垢,今现在,为无边宝严菩萨摩诃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时,无边宝严菩萨见大光明、闻謦欬声,问离垢佛言:「是为何佛光明、音声?」彼佛答言:「西方去此,过三万八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娑婆,是中有佛,号释迦文,今现在,为诸菩萨说断众生疑令众欢喜菩萨藏经。 是为彼佛光明、音声。」时,无边宝严菩萨白离垢佛言:「世尊! 我欲往诣娑婆世界,见释迦文佛礼事、供养,及欲见彼具足庄严大菩萨众。」离垢佛言:「欲往随意。」即时,彼佛以一袈裟而与之言:「汝持此衣与释迦文,并称我言,问讯彼佛: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游步安耶?」时彼菩萨如大力士屈伸臂顷,于彼佛土忽然不现,到此世界。 至王舍城,行诣竹园,顶礼佛足,于一面立,而白佛言:「离垢如来问讯世尊:少病、少恼,气力安不? 持此袈裟以与世尊。」佛受衣已,而问之曰:「离垢如来于彼世界游步安耶?」彼菩萨言:「离垢世尊于彼世界安隐、无恙。」东方去此过三万七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莲华,是中有佛,号杂华生德,今现在,为无量精进菩萨摩诃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时无量精进菩萨见大光明、闻謦欬声,问杂华生德佛言:「是为何佛光明、音声?」彼佛答言:「西方去此过三万七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娑婆,是中有佛,号释迦文;今现在,为诸菩萨说断众生疑令众欢喜菩萨藏经。 是为彼佛光明音声。」时,无量精进菩萨白杂华生德佛言:「我欲往诣娑婆世界,见释迦文佛礼事、供养,及见彼土具足庄严大菩萨众。」彼佛答言:「欲往随意。」彼佛即以一大莲华而与之曰:「汝持此华与释迦文,并称我言,问讯彼佛: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游步强耶?」时彼菩萨如大力士屈伸臂顷,于彼佛土忽然不现,到此世界。 至王舍城,诣竹园中,顶礼佛足,于一面立,而白佛言:「杂华生德佛问讯世尊:少病、少恼,气力安不? 以此莲华持与世尊。」佛受华已,而问之曰:「杂华生德如来在彼世界游步康耶?」彼菩萨言:「杂华世尊于彼世界安隐、无恙。」东方去此过三万七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一盖,是中有佛,号离怖畏,今现在,为网明菩萨摩诃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时,网明菩萨见大光明、闻謦欬声,问离怖畏佛言:「世尊! 是为何佛光明、音声?」彼佛答言:「西方去此,过三万七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娑婆,是中有佛,号释迦文,今现在,为诸菩萨说断众生疑令众欢喜菩萨藏经。 是为彼佛光明、音声。」时网明菩萨白离怖畏佛言:「我欲往诣娑婆世界,见释迦文佛礼事、供养,及见彼土具足庄严大菩萨众。」彼佛答言:「欲往随意。」时彼如来即以百茎五色众华与网明曰:「汝持此华与释迦文,并称我言,问讯彼佛: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游步安耶?」时彼菩萨如大力士屈伸臂顷,于彼佛土忽然不现,到此世界。 至王舍城,行诣竹园,顶礼佛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离怖畏佛问讯世尊:少病、少恼,气力安不? 以此众华持与世尊。」佛受华已,问网明言:「离怖畏如来在彼世界游步康耶?」网明答言:「离怖畏世尊于彼世界安隐、无恙。」东方去此过三万六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上清净,是中有佛,号曰智聚,今现在,为智力菩萨摩诃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时智力菩萨见大光明、闻大音声,问智聚佛言:「世尊! 是为何佛光明、音声?」彼佛答言:「西方去此度三万六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娑婆,是中有佛,号释迦文,今现在,为诸菩萨说断众生疑令众欢喜菩萨藏经。 是为彼佛光明、音声。」时智力菩萨白智聚佛言:「我欲往诣娑婆世界,见释迦文佛礼事、供养,及见彼土具足庄严大菩萨众。」智聚佛言:「欲往随意。」时智聚佛持众莲华,而与之曰:「汝以此华与释迦文,并称我言,问讯彼佛:少恼,少病,气力轻强耶?」时智力菩萨顶礼佛足绕已而去。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三万五千阿僧祇界,彼有世界名曰香聚,是中有佛,号栴檀香,今现在,为离垢菩萨摩诃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时离垢菩萨见大光明、闻謦欬声,问栴檀香佛言:「世尊! 是为何佛光明、音声?」彼佛答言:「西方去此过三万五千阿僧祇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是中有佛,号释迦文,今现在,说菩萨藏经。」时离垢菩萨白栴檀香佛言:「世尊! 我欲往诣娑婆世界,见释迦文佛礼事、供养,及见彼土具足庄严大菩萨众。」彼佛答言:「欲往随意。」彼佛即以末栴檀裹而与之曰:「汝持此香与释迦文。」时彼菩萨顶礼佛足绕已而去。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三万五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阿竭流香,是中有佛,号大声眼,今现在,为利世菩萨摩诃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时利世菩萨见大光明、闻大音声,问大声眼佛言:「世尊! 是为何佛光明、音声?」彼佛答言:「西方过此三万五千阿僧祇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是中有佛名释迦文,今现在,为菩萨说断众生疑令众欢喜菩萨藏经。 是为彼佛光明、音声。」时,利世菩萨白大声眼佛言:「世尊! 我欲往诣娑婆世界,见释迦文佛礼事、供养,及见彼土具足庄严大菩萨众。」彼佛答言:「欲往随意。」彼佛以一高大莲华而与之曰:「汝持此华与释迦文,并称我言,问讯彼佛:少病、少恼,气力强耶?」时利世菩萨顶礼佛足绕已而去。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度三万四千阿僧祇界,彼有世界名无边聚,是中有佛,号曰宝积,今现在,为重智菩萨摩诃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时重智菩萨见大光明、闻大音声,问宝积佛言:「世尊! 是为何佛光明、音声?」彼佛答言:「西方去此,过三万四千阿僧祇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是中有佛,号释迦文,今现在,为菩萨说断众生疑令众欢喜菩萨藏经。 是为彼佛光明、音声。」时重智菩萨白宝积佛言:「世尊! 我欲往诣娑婆世界,见释迦文佛礼事、供养,及欲见彼大菩萨众。」彼佛答言:「欲往随意。」时宝积佛即以一茎五色莲华,而与之曰:「汝持此华与释迦文,并称我言,问讯彼佛: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游步强耶?」时彼菩萨顶礼佛足绕已而去。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于三万阿僧祇界,彼有世界名曰众香,是中有佛,号曰香象,今现在,为宝象菩萨摩诃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时宝象菩萨见大光明、闻大音声,问香象佛言:「此为何佛光明、音声?」彼佛答言:「西方去此,过于三万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文,今现在。 是为彼佛光明、音声。」余如上说。 总相品第十四东方去此过于二(丹作三)万阿僧祇界,彼有世界名曰广妙,是中有佛,号曰上众,今现在,为智众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三万二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杂相,是中有佛,号弥楼肩,今现在,为自在力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三万二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华盖,是中有佛,号曰一盖,今现在,为一宝藏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度三万二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普明,是中有佛,号无阂眼,今现在,为智自在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三万一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善,是中有佛,号栴檀窟,今现在,为重智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三万一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善意,是中有佛,号曰妙肩,今现在,为益意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度三万一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宝德,是中有佛,号曰网明,今现在,为智德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三万一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德乐,是中有佛,号宝华德,今现在,为高华德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三万一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赞叹,是中有佛,号智华宝明德,今现在,为上严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三万一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众善,是中有佛,号善出光,今现在,为宝光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于三万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安隐,是中有佛,号灭诸怖畏,今现在,为无怖畏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于三万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弥楼相,是中有佛,号弥楼肩,今现在,为妙肩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度二万九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度一切忧恼,是中有佛,号曰安王,今现在,为梵音声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九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法,是中有佛,号曰法积,今现在,为智积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度二万八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安立,是中有佛,号增十光,今现在,为增百光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八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千明,是中有佛,号增千光,今现在,为普明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度二万八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多伽楼香,是中有佛,号曰智光,今现在,为妙眼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七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妙香,是中有佛,号宝出光,今现在,为无边明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七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明严德,是中有佛,号无边光,今现在,为药王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六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上善德,是中有佛,号无碍音,今现在,为梵音声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五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法,是中有佛,号曰网光,今现在,为自在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五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众华,是中有佛,号曰宝意,今现在,为智香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四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上清净,是中有佛,号无边陈(丹作际),今现在,为宝陈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四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优钵罗,是中有佛,号无边自在,今现在,为昙无竭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三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觉意处,是中有佛,号优钵罗德,今现在,为华德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三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莲华处,是中有佛,号曰智住,今现在,为宝满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二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智力,是中有佛,号释迦文,今现在,为宝牟尼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二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方流布,是中有佛,号智流布,今现在,为无边精进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一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无边,是中有佛,号娑(丹作婆)罗王,今现在,为宝娑(丹作婆)罗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阿僧祇界,有世界名月,是中有佛,号宝娑罗,今现在,为普守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二万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娑呵,是中有佛,号曰调御,今现在,为调御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于二万阿僧祇界,有世界名一盖,是中有佛,号宝行列,今现在为列宿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于二万阿僧祇界,有世界名离一切忧恼,是中有佛,号不虚称,今现在,为不虚名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九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离忧,是中有佛,号曰德生,今现在,为无边威德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八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寂灭,是中有佛,号流布王,今现在,为勇德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七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不虚见,是中有佛,号不虚力,今现在,为不虚严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六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妙香,是中有佛,号曰香明,今现在,为宝明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五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梵音声,是中有佛,号无闇(丹作碍)音声,今现在,为无差别严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五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月光,是中有佛,号名闻力,今现在,为大智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五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普明,是中有佛,号须弥顶高王,今现在,为智力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五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宝严,是中有佛,号宝生德,今现在,为大导师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四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法,是中有佛,号曰华上,今现在,为得力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四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华住,是中有佛,号曰宝高,今现在,为名德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四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妙陀罗尼王,是中有佛,号曰香明,今现在,为陀罗尼自在王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三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金明,是中有佛,号方流布严,今现在,为智流布严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三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高智,是中有佛,号普守增上云音王,今现在,为宿王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二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常明,是中有佛,号无边明,今现在,为大明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二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火*定](丹作定)光,是中有佛,号无边慧成,今现在,为德王明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东方去此过万一千阿僧祇界,有世界名然灯,是中有佛,号无边功德智明,今现在,为功德王明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彼世界有无量宝池,池中皆有青、黄、赤、白、种种杂色千叶莲华,皆悉广大,从水而出,上高八万四千由旬,一一华叶出千光明遍照十方。 诸巷陌中皆悉平正,宝绳连绵以界道侧。 此诸巷中皆有宝树,其树皆高七千由旬,枝叶广大能覆八万四千由旬。 一一树上皆有八十亿摩尼珠,以为果实。 如是诸树无量无数。 莲华光明常照世界,释迦文佛净光所蔽,悉不复现。 时,功德王明菩萨见此大光,问无边功德智明佛言:「世尊! 是何光明映照此界?」彼佛答言:「西方去此,过万一千阿僧祇界,有一世界名曰娑婆,是中有佛,号释迦文,今现在,为诸菩萨说断众生疑令众欢喜菩萨藏经,是其光明。」时,功德王明菩萨白无边功德智明佛言:「我欲往诣娑婆世界,见释迦文佛礼事、供养。」彼佛报言:「欲往随意。」是时,即以一大莲华而与之曰:「汝持此华与释迦文,并称我言,问讯彼佛: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游步康耶?」时彼菩萨如大力士屈伸臂顷,于彼佛土忽然不现,到此世界至王舍城,行诣竹园,顶礼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 无边功德智明如来,问讯世尊:少病、少恼,气力安不? 持此莲华以与世尊。」佛受华已,而问之曰:「无边功德智明如来于彼世界少病、少恼,游步康耶?」彼菩萨言:「无边功德智明世尊,在彼世界安隐、无恙。」从然灯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杂相,是中有佛,号曰上众,今现在,为那罗延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杂相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方流布,是中有佛,号佛华生德,今现在,为不虚力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方流布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金刚住,是中有佛,号佛华出王,今现在,为宝火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金刚住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栴檀窟,是中有佛,号曰宝像,今现在,为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栴檀窟刹至此不间,有世界名药,是中有佛,号不虚称,今现在,为不虚严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药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药生,是中有佛,号无边功德精进严,今现在,为持戒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药生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普庄严,是中有佛,号发意即严一切众生心,今现在,为佛华手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普庄严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一盖,是中有佛,号盖行列,今现在,为宝行列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一盖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上华光,是中有佛,号明德王,今现在,为安立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上华光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妙庄严,是中有佛,号德王明,今现在,为住诸功德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妙庄严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无边德庄严,是中有佛,号度功德边,今现在,为无边功德称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无边德庄严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十方流布,是中有佛,号曰然灯,今现在,为转诸行严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十方流布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灯行列,是中有佛,号曰然灯,今现在,为宝积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灯行列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珊瑚牙,是中有佛,号曰作明,今现在,为德积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珊瑚牙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众善,是中有佛,号曰无畏,今现在,为宝乐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众善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众善,是中有佛,号曰德味,今现在,为得无畏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众善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曰上善,是中有佛,号曰无畏,今现在,为离怖畏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上善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莲华,是中有佛,号曰华德,今现在,为智手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莲华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优钵罗,是中有佛,号智华德,今现在,为无行行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优钵罗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宝生,是中有佛,号曰宝积,今现在,为法积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宝生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妙月,是中有佛,号无边愿,今现在,为演华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妙月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安住,是中有佛,号无边功德王安立,今现在,为昙无竭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安住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住林,是中有佛,号曰宝肩(丹作首),今现在,为药王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住林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众香,是中有佛,号娑罗王,今现在,为益意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众香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华德,是中有佛,号曰宝明,今现在,为曰得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华德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一聚,是中有佛,号曰宝聚,今现在,为火得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一聚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过诸忧恼,是中有佛,号曰上众,今现在,为上严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过诸忧恼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离忧,是中有佛,号无边德严,今现在,为善思严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离忧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诸功德处,是中有佛,号观世音,今现在,为普守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诸功德处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宝明,是中有佛,号须弥明,今现在,为安住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宝明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一切功德庄严,是中有佛,号无边自在力,今现在,为药善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一切功德庄严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觉意庄严,是中有佛,号极高行,今现在,为善思益意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觉意庄严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无尘垢,是中有佛,号宝华德,今现在,为益意德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无尘垢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云阴,是中有佛,号无量神通自在,今现在,为得念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云阴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华网覆,是中有佛,号随众愿严,今现在,为益意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华网覆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列宿,是中有佛,号高宝盖,今现在,为无忧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列宿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宝华,是中有佛,号曰上众,今现在,为自在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宝华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普香,是中有佛,号无量华,今现在,为香象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普香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华,是中有佛,号宝自在,今现在,为离忧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华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杂宝相,是中有佛,号月出德,今现在,为转诸难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杂宝相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众归,是中有佛,号发心即转法轮,今现在,为转不退法轮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众归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多安,是中有佛,号十方流布,今现在,与智流布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多安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金刚,是中有佛,号拘陵王,今现在,为利益行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金刚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药(丹作乐),是中有佛,号曰日灯,今现在,为月(丹作日)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乐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安隐,是中有佛,号曰上宝,今现在,为火得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安隐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娑婆,是中有佛,号智生德,今现在,为智德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娑婆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纯乐,是中有佛,号安立功德王,今现在为离怖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纯乐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列宿开,是中有佛,号无碍眼,今现在,为妙眼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列宿开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妙金刚,是中有佛,号曰无畏,今现在,为臣(丹作巨)山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从妙金刚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月出,是中有佛,号曰智聚,今现在,为坚力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 余如上说。 佛说华手经卷第三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5:25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fojing/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