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四 内容: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四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法语上示张持满朝奉克勤自出峡止讷堂。 唯念兹在兹。 相从者多不告倦。 所谓利他乃自利也。 要须根本明彻理地精至纯一无杂。 才有是非。 纷然失心。 若踏王脉。 诸天捧华无路。 魔外潜觑不见。 深深海底行。 高高峯顶立始得。 不惊群动众。 谓之平常心本源天真自性也。 虽居千万人中。 如无一人相似。 此岂麁浮识想利智聪慧所能测哉。 示谕。 绵密无间寂照同时。 岁月悠久打成一片。 而根本愈牢密密作用。 诚无出此。 应当当处全真。 则彼我遐迩触处皆渠。 刹刹尘尘皆在自己大圆镜中。 愈绵愈密。 则愈能转换也。 故云门道。 直得乾坤大地无纤毫过患。 犹为转句。 不见一色始是半提。 直得如此。 更须知有全提时节始得。 所以德山棒临济喝。 皆彻证无生。 透顶透底。 融通自在。 到大用现前处。 方能出没欲人全身担荷外。 退守文殊普贤大人境界。 岩头道。 他得底人。 只守闲闲地。 二六时中无欲无依。 自然超诸三昧。 德山亦云。 汝但无事于心。 于心无事。 则虚而灵寂而照。 若毫端许言本末者。 皆为自欺。 此既已明。 当须履践。 但只退步愈退愈明。 愈不会愈有力量。 异念才起拟心才生。 即勐自割断令不相续。 则智照洞然。 步步踏实地。 岂有高低憎爱达顺拣择于其间哉。 无明习气旋起旋消。 悠久间自无力能扰人也。 古人以牧牛为喻。 诚哉所谓要久长人尔。 直截省要。 最是先忘我见。 使虚静恬和任运腾腾。 腾腾任运于一切法皆无取舍。 向根根尘尘应时脱然自处孤运独照。 照体独立物我一如。 直下彻底无照可立。 如斩一綟丝。 一斩一切断。 便自会作活计去也。 佛见法见尚不令起。 则尘劳业识自当氷消瓦解。 养得成实如痴似兀。 而峭措祖佛位中收摄不得。 那肯入驴胎马腹里也。 赵州道。 我见千百亿箇。 尽是觅作佛汉子。 于中觅箇无心底难得。 又云。 我在南方三十年。 除粥饭二时是杂用心处。 香林四十年方成一片。 涌泉四十年尚自走作。 南泉十八上解作活计。 信知从上古人。 无不皆如此密密履践。 安可计得失长短取舍是非知解也。 同学之中唯龙门智海。 昔常熟与究明。 但逢缘遇境莫不管带。 何止此生而已。 穷未来际证无量圣身也。 未是他泊头处。 但一味退步。 切莫作限量也。 示吴教授佛祖以神道设教。 唯务明心达本。 况人人具足各各圆成。 但以迷妄背此本心。 流转诸趣枉受轮回。 而其根木初无增减。 诸佛以为一大事因缘而出。 盖为此也。 祖师以单传密印而来。 亦以此也。 若是宿昔蕴大根利智。 便能于脚跟直下承当。 不从他得了然自悟。 廓彻灵明。 广大虚寂。 从无始来亦未曾间断。 清净无为妙圆真心。 不为诸尘作对。 不与万法为侣。 长如十日并照。 离见超情。 截却生死浮幻。 如金刚王坚固不动。 乃谓之即心即佛。 更不外求唯了自性。 应时与佛祖契合。 到无疑之地。 把得住作得主。 可不是径截大解脱耶。 探究此事。 要透死生。 岂是小缘。 应当勐利诚志信重如救头然。 始有少分相应。 多见参问之士。 世智聪明。 只图资谈柄广声誉。 以为高上趣向。 务以胜人。 但增益我见。 如以油投火其炎益炽。 直到腊月三十日。 茫然缪乱。 殊不得纤毫力。 良由最初已无正因。 所以末后劳而无功。 是故古德劝人参涅槃堂里禅。 诚有旨也。 生死之际处之良不易。 唯大达超证之士。 奋利根勇勐。 一径截断则无难。 然此段虽由自己根力亦假方便。 于常时些小境界中。 转得行打得彻。 不存解不立见。 凛然全体现成。 践履将云养得纯熟。 到缘谢之时。 自然无怖畏。 只有清虚莹彻。 无一法当情。 如悬崖撒手。 弃舍得无留恋。 一念万年万年一念。 觅生了不可得。 岂有死也。 是故古德坐脱立亡行化倒蜕能得勇健。 皆是平昔淘汰得净洁。 香林四十年得成一片。 涌泉四十年尚有走作。 石霜劝人休去歇去。 如古庙里香炉去。 永嘉云。 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盖业业兢兢念兹在兹。 方得无碍自在。 既舍生之后。 得意生身随自意趣。 后报悉以理遣。 不由业牵。 所谓透脱生死耶。 报缘未谢于人间。 世上有如许参涉。 交互应须处之。 使绰绰然有余裕始得。 人生各随缘分不必厌喧求静。 但令中虚外顺。 虽在闹市沸汤中。 亦恬然安稳。 才有纤毫见刺。 则打不过也。 示许庭龟奉议此箇事。 在利根上智之人。 一闻千悟不为难。 要须根脚牢实谛当彻信。 把得定作得主。 于一切违顺境界差别因缘。 打成一片。 如太虚空无纤毫障隔。 湛湛虚明无有转变。 虽百劫千生。 始终一如方可平稳。 多见聪俊明敏。 根浮脚浅。 便向言语上认得转变。 即以世间无可过上。 遂增长见刺。 逞能逞解逞言语快利。 将谓佛法只如此。 及至境界缘生。 透脱不行。 因成进退。 良可痛惜。 是故古人直是千魔万难悉皆尝遍。 虽七处割截亦不动念。 一往操心犹如铁石。 以至透脱生死浑不费力。 岂不是大丈夫超诣慷慨所存也。 在家菩萨修出家行。 如火中出莲。 盖名位权势意气卒难调伏。 而况火宅烦扰煎熬百端千绪。 除非自己直下明悟本真妙圆。 到大寂定休歇之场。 尤能放下廓尔平常彻证无心。 观一切法如梦幻泡空豁豁地。 随时应节消遣将去。 即与维摩诘傅大士庞居士裴相国杨内翰诸在家胜士。 同其正因。 随自己力量转化未悟。 同入无为无事法性海中。 则出来南阎浮提。 打一遭不为折本矣。 示隆知藏有祖已来。 唯务单传直指。 不喜带水拕泥打露布列窠窟钝置人。 盖释迦老子。 三百余会对机设教。 立世垂范太段周遮。 是故最后径截省要接最上机。 虽自迦叶二十八世。 少示机关多显理致。 至于付受之际。 靡不直面提持。 如倒刹竿盌水投针示圆光相执赤旛把明鉴。 说如铁橛子传法偈。 达磨破六宗。 与外道立义。 天下太平。 翻转我天尔狗。 皆神机迅捷。 非拟议思惟所测。 洎到梁游魏。 尤复显言。 教外别行单传心印。 六代传衣所指显着。 逮曹溪大鉴。 详示说通宗通。 历涉既久。 具正眼大解脱宗师。 变革通涂。 俾不滞名相。 不堕理性言说。 放出活卓卓地。 脱洒自由。 妙机遂见。 行棒行喝。 以言遣言。 以机夺机。 以毒攻毒。 以用破用。 所以流传七百来年。 枝分派别各擅家风。 浩浩轰轰莫知纪极。 然鞠其归着。 无出直指人心。 心地既明无丝毫隔碍。 脱去胜负彼我是非知见解会。 透到大休大歇安稳之场。 岂有二致哉。 所谓百川异流同归于海。 要须是箇向上根器具高识远见。 有绍隆佛祖志气然后能深入阃奥。 彻底信得及直下把得住。 始可印证堪为种草。 舍此切宜宝秘慎词。 勿作容易放行也。 五祖老师。 平生孤峻。 少许可人。 乾嚗嚗地壁立。 只靠此一着。 常自云。 如倚一座须弥山。 岂可落虚弄滑头谩人。 把箇没滋味铁酸饀噼头拈似学者令咬嚼。 须待渠桶底子脱。 丧却如许恶知恶见。 胸次不挂丝毫。 透得净尽。 始可下手锻炼。 方禁得拳踢。 然后示以金刚王宝剑。 度其果能践履负荷。 净然无一事。 山是山水是水。 更应转向那边。 千圣笼罗不住处。 便契乃祖已来所证传持正法眼藏。 及至应用为物。 仍当驱耕夫牛夺饥人食。 证验得十成无渗漏。 即是本家道流也。 摩竭陀国亲行此令。 少林面壁全提正宗。 而时流错认遂尚泯默。 以为无缝罅无摸索壁立万仞。 殊不知。 本分事恣情识抟量便为高见。 此大病也。 从上来事本不如是。 岩头云。 只露目前些子。 箇如击石火闪电光。 若搆不得不用疑着。 此是向上人行履处。 除非知有莫能知之。 赵州喫茶去。 秘魔岩擎扠。 雪峯辊毬。 禾山打鼓。 俱胝一指。 归宗拽石。 玄沙未彻。 德山棒临济喝。 并是透顶透底。 直截剪断葛藤。 大机大用。 千差万别会归一源。 可以与人解粘去缚。 若随语作解。 即须与本分草料。 譬如七斛驴乳。 只以一滴师子乳滴悉皆迸散。 要脚下传持相继绵远。 直须不徇人情。 勿使容易。 乃端的也。 末后一句始到牢关。 诚哉是言。 透脱死生提持正印。 全是此箇时节。 唯踏着上头关捩子底。 便谙悉也。 隆公知藏。 湖湘投机。 还往北山十余年。 真探赜精通本色衲子。 遂举分席训徒已三载。 予被睿旨。 移都下天宁。 欲得法语以表道契。 因为出此数段。 宣和六年十二月中。 佛果老僧书。 示华藏明首座祖师门下直截指示。 岂有如许多蹊径。 只贵向上人聊闻举着剔起便行。 明眼觑来只是钝置。 古者道。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者。 吾不与也。 箇箇须是举一明三目机铢两。 阿辘辘地疎通峻快始称提持。 岂不见。 良遂见麻谷。 第一番才见。 便归方丈闭却门。 及至第二次见。 谷骤步向菜园。 渠便瞥地乃谓谷曰。 和尚莫谩良遂。 良遂若不来见和尚。 洎被十二本经论赚过一生。 看渠恁地不妨省力。 既归谓徒党曰。 诸人知处良遂总知。 良遂知处诸人不知。 信知渠知处有不通风。 诸人卒未搆得。 可谓真师子儿。 要作他家种草。 直须更出他一头地始得。 达磨游梁入魏。 落草寻人。 向少林冷坐九年。 深雪之中觅得一箇。 及至最后问得箇什麽。 却只礼三拜依位而立。 遂有得髓之言。 至令守株待兔之流。 竞以无言礼拜依位。 为得髓深致。 殊不知。 剑去久矣尔方刻舟。 岂曾梦见祖师。 若是本色真正道流。 要须超情离见别有生涯。 终不向死水里作活计。 方承绍得他家基业。 到此须知有向上事。 所谓善学柳下惠。 终不师其迹。 是故古人道。 一句合头语。 万劫系驴橛。 诚哉。 破有法王出现世间。 随众生欲种种说法。 将知所说皆为方便。 只为破执破疑破解路破我见。 若无许多恶觉恶见。 佛亦不必出现。 而况说种种法耶。 古人得旨之后。 向深山茆茨石室。 折脚铛子煮饭喫十年二十年。 大忘人世永谢尘寰。 今时不敢望如此。 但只鞱名晦迹守本分。 作箇骨律锥老衲。 以自契所证。 随己力量受用。 消遣旧业融通宿习。 或有余力推以及人。 结般若缘鍊磨自己。 脚根纯熟。 正如荒草里拨剔一箇半箇。 同知有共脱生死转益未求。 以报佛祖深恩。 抑不得已。 霜露果熟推将出世。 应缘顺适开拓人天。 终不操心于有求。 何况依倚贵势。 作流俗阿师举止。 欺凡罔圣苟利图名。 作无间业纵无机缘。 只恁度世亦无业果。 真出尘罗汉耶。 此门瞥脱契证。 即是素来不曾经人。 坏持拍盲百不知一。 但以利根种性孟八郎。 便透直下承当。 要用便用要行即行。 无如许般心行纯熟。 顿放着所在便得休歇安乐。 终日饱齁齁地。 不妨真正。 最难整理。 是半前落后。 认得瞻视光影。 听闻不随声。 守寂湛之性。 便为至宝怀在胸中。 终日昭昭灵灵。 杂知杂解自担负。 我亦有见处。 曾得宗师印证。 惟只增长我见。 便雌黄古今印证佛祖。 轻毁一切。 问着即作伎俩。 粘作一堆。 殊不知。 末上便错认定盘星了也。 及至与渠作方便解粘去缚。 便谓移换人捩转人。 作恁麽心行。 似此有甚救处。 除是蓦地自解知。 非却将来须放得下。 作善知识。 遇着此等。 须是大脚手与烹鍊。 救得一箇半箇。 得彻不妨翻邪成正。 将来却是箇没量大人。 何故只为病多谙药性。 得底人。 心机泯绝。 照用已忘。 浑无领览。 只守闲闲地。 而诸天捧华无路。 魔外潜觑不见。 深深海底行。 漏尽意解所作平常。 似三家村里无异。 直下放怀。 养到恁麽处。 亦未肯住在。 才有纤毫便觉如泰山。 似碍塞人便即摆拨。 虽纯是理地亦无可取。 若取即是见刺。 所以云。 道无心合人。 人无心合道。 岂肯自衒。 我是得底人。 原他深不欲人知。 唤作绝学无为。 与古人为俦。 真道人也。 他参活句不参死句。 活句下荐得。 永劫不忘。 死句下荐得。 自救不了。 若要与佛祖为师。 须明取活句。 韶阳出一句。 如利刀剪却。 临济亦云。 吹毛用了急须磨。 此岂阴界中事。 亦非世智辩聪所及。 直是深彻本源。 打落从前。 依他作解。 明昧顺逆。 以金刚正印印定。 挥金刚王宝剑。 用本分手段。 所以道。 杀人须是杀人刀。 活人须是活人剑。 既杀得人须活得。 既活得须杀得。 若只孤单则偏堕也。 垂手之际却看方便。 勿使伤锋犯手。 着着有出身之路。 八面玲珑照破他方。 与下刃亦须紧密始得。 稍宽缓即落七落八也。 只自己等闲尚不留毫发许。 设有亦斩作三段。 何况此宗门中从上牙爪遇其中人才拈出。 若投机则共用。 不投机则剗却。 以是为要。 无不了底事。 切在力行之。 示光禅人欲得亲切。 第一不用求。 求而得之。 已落解会。 况此大宝藏。 亘古亘今历历虚明。 从无始劫来。 为自己根本举动施为。 全承他力。 唯是休歇到一念不生处。 即是透脱不堕情尘不居意想。 逈然超绝。 则遍界不藏。 物物头头浑成大用。 一一皆从自己胸襟流出。 古人谓之运出家财。 一得永得受用。 岂有穷极耶。 但患体究处根脚不牢。 不能彻证。 直须勐截诸缘令无纤毫。 依倚放身舍命。 直下承当。 无第二箇。 纵使千圣出来。 亦不移易。 随时任运。 喫饭着衣。 长养圣胎。 不存知解。 可不是省要径截殊胜法门耶。 示民禅人先圣一麻一麦。 古德攻苦食澹。 洁志于此。 废寝忘飡。 体究专确。 要求实证。 岂计所谓四事丰饶者哉。 及至道不及古。 便有法轮未转。 食轮先转之义。 由是丛林呼长老为粥饭头。 得非与古人一倍相反耶。 然入随缘变异门。 且行第二段。 北山延接方来道人。 唯仰南亩。 今秋适会大稔。 觉民禅客觑收刈。 临行乞言。 因示以前段因缘。 贵宗本搆末。 乃为兼利并照。 圆悟通达之人本分事也。 勉行之。 百草头上有祖师。 夹山指出令人荐。 宽平田中有大义。 百丈展手要人知。 若能颗粒圆成。 即是单传心印。 更或弥望坦然。 便证第一圣谛。 且出草一句作麽生道。 满船明月载将归。 示世祥禅人立志办道之士。 于二六时中自照自了。 念兹在兹。 知有自己脚跟下一段因缘。 处圣不增居凡不减。 独脱根尘逈超物表。 凡所作为不立方所。 湛寂凝然。 唯万变千化。 初无动摇。 应缘而彰。 遇事便发。 靡不圆成。 唯要虚静。 一切超然。 主本既明无幽不烛。 万年一念一念万年。 透顶透底全机大用。 譬如壮士屈伸臂顷。 不借他力。 则生死幻翳氷消。 金刚正体独露。 一得永得无有间断。 古今言教机缘公桉。 问答作用并全明此。 若脱洒履践得。 日久岁深。 自然左右逢源。 打成一片。 岂不见法灯道。 入荒田不拣。 信手拈来草。 触目未尝无。 临机何不道。 无根兮得活。 离地兮不倒。 日用尚不知。 更向何处讨。 切宜消息之。 示谏长老赵州云。 我在南方三十年。 除粥饭二时是杂用心处。 将知古德为此箇事不将作等闲。 直是郑重。 所以操修觑捕到彻底分明。 于一机一境一句一言。 悉不落虚。 是致世法佛法打成一片。 今时要凑泊着实。 须是勐利奋发。 倒肠换肚。 莫取恶知恶见。 莫杂毒食。 一味纯正。 真净妙明。 直下踏着本地风光。 到安稳大解脱之地。 坐断报化佛头凛凛孤危。 风吹不入。 水洒不着。 正体现成。 日用有力量。 闻声见色不生取舍。 着着有出身之路。 岂不见。 僧问九峯。 见说和尚亲见延寿是否。 峯云。 山前麦熟也未识。 得渠亲切用处。 便见衲僧巴鼻。 所谓杀人刀活人剑。 但请长时自着眼看。 到出格时。 自然知落处也。 示禅人达磨西来不立文字语句。 唯直指人心。 若论直指。 只人人本有。 无明壳子里。 全体应现。 与从上诸圣。 不移易一丝毫许。 所谓天真自性本净妙明。 含吐十方独脱根尘。 一片田地唯离念绝情。 逈超常格。 大根大智。 以本分力量。 直下就自己根脚下承当。 如万仞悬崖撒手放身更无顾。 藉教知见解碍倒底脱去。 似大死人已绝气息。 到本分地上大休大歇。 口鼻眼耳初无相知。 手足项背各不相到。 然后向寒灰死火上。 头头上明。 枯木朽株间。 物物斯照。 乃契合孤逈逈峭巍巍。 更不须觅心觅佛。 筑着磕着无非外得。 古来悟达百种千端。 只这便是心。 不必更求心。 是佛何劳更觅佛。 傥于言句上作露布。 境物上生解会。 则堕在骨董袋中。 卒捞摸不着。 此忘怀绝照真谛境界也。 不与万法为侣者。 是什麽人。 回光自照看。 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 即向汝道。 八角磨盘空里走。 参得透目前万法平沉。 无始妄想荡尽。 德山隔江摇手。 便有人承当。 鸟窠吹布毛寻有人省悟。 得非此段大因缘。 时至根苗自生也。 亦机感相投有地也。 亦当人密运无间借师门发挥。 何峭绝如此之难。 而超证如此之易。 古人以辊芥投针为况。 良不虚矣。 末后一句都通穿过。 有言无言向上向下。 权实照用卷舒与夺。 不消箇勘破了也。 谁识赵州这巴鼻。 须是吾家种草始得。 示尼修道者学道之士。 初无信向。 厌世烦溷长恐不能得箇入路。 既逢师指。 或因自己直下发明。 从本已来元自具足妙圆真心。 触境遇缘自知落着。 便乃守住患不能出得。 遂作窠臼。 向机境上立照立用。 下咄下拍。 努眼扬眉。 一场特地更遇本色宗匠。 尽与拈却如许如解。 直下契证。 本来无为无事无心境界。 然后证羞惭知休歇。 一向冥然。 诸圣尚觅他起念处不得。 况其余耶。 所以岩头道。 他得底人。 只守闲闲地。 二六时中无欲无依。 可不是安乐法门。 昔灌溪往末山。 山问。 近离甚处。 溪云路口。 山云。 何不盖却。 溪无语。 次日致问。 如何是末山境。 山云。 不露顶。 如何是境中人。 云无男女等相。 溪云。 何不变去。 山云。 不是神不是鬼。 变箇什麽。 如此岂不脚踏实地到壁立万仞处。 所以道。 末后一句始到牢关。 把断要津不通凡圣。 古人既尔。 今人岂少欠耶。 幸有金刚王宝剑。 当须遇着知音可以拈出。 示良炉头金色头陀论劫打坐。 达磨少林面壁九年。 曹溪四会县看猎。 大沩深山卓庵十载。 大梅一住绝人迹。 无业阅大藏。 古圣翘足七昼夜赞底沙。 常啼经月鬻心肝。 长庆坐破七蒲团。 是皆为此一段大因缘。 其志可尚。 终古作后昆标准。 便使致身在长连床上亦不过冥心体究。 但令心念澄静。 纷纷扰扰处正好作工夫。 当作工夫时。 透顶透底。 无丝毫遗漏。 全体现成。 更不自他处起。 唯此一大机阿辘辘转。 更说甚世谛佛法。 一样平持日久岁深。 自然脚跟下实确确地。 只是箇良上座。 直下契证。 如水入水。 如金博金。 平等一如。 湛然真纯。 是解作活计。 但一念不生。 放教玲珑。 才有是非。 彼我得失。 勿随他去。 乃是终日竟夜。 亲参自家真善知识。 何忧此事不办。 切须自看。 示谐知浴此箇大法。 三世诸佛同证。 六代祖师共传。 一印印定。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不立文字语句。 谓之教外别行单传心印。 若涉言诠露布。 立阶立梯。 论量格内格外。 则失却本宗。 辜负先圣。 要须最初入作。 便遇本分人。 直截根源。 退步就已。 以铁石心。 将从前妄想见解世智辩聪彼我得失。 到底一时放却。 直下如枯木死灰。 情尽见除到净裸裸赤洒洒处。 豁然契证。 与从上诸圣不移易一丝毫许。 谛信得及明见得彻。 此始为入理之门。 更须教一念万年万年一念。 二六时中纯一无杂。 才有纤尘起灭。 则落二十五有无出离之期。 抵死谩生咬教断。 然后田地稳密。 圣凡位中收摄不得。 始是如鸟出笼。 自休自了处。 得座披衣。 真金百炼。 举动施为。 等闲荡荡地。 根尘生死境智玄妙。 如汤沃雪。 遂自知时。 更无分外底。 名为无心道人。 以此自修。 转开未悟。 令如是履践。 岂不为要道哉。 示印禅人道由悟达。 立志为先。 自博地具缚凡夫。 便欲跂步超证直入圣域。 岂小因缘哉。 固宜操铁石心截生死流。 承当本来正性。 不见纤尘中外有法。 使胸次荡然了无罣碍。 施为作用悉根本中出。 根本既牢实。 能转一切物。 是谓金刚正体。 一得永得岂假外求。 是故古德云。 此宗难得其妙。 当须子细用心。 可中顿悟正因。 便是出尘阶堑。 古德隔江摇扇吹布毛。 便有发机处。 至于蓦口[祝/土]噼背棒。 亦解桶底子脱。 盖缘专一久之一日瞥地。 此岂外得之。 皆由自证自悟。 示信侍者学道之要。 在深根固蔕。 于二六时中照了自己根脚。 当未起念百不干怀时。 圆融无际脱体虚凝。 一切所为曾无疑间。 谓之现成本分事。 及至才起一毫头见解。 欲承当作主宰。 便落在阴界里。 被见闻觉知得失是非笼罩。 半醉半醒打叠不办。 约实而论。 但于闹鬨鬨处管带得行。 如无一事相似。 透顶透底直下圆成。 了无形相。 不废功用。 不妨作为语默起倒。 终不是别人。 稍觉纤毫滞碍悉是妄想。 直教洒洒落落。 如太虚空。 如明镜当台。 如杲日丽天。 一动一静一去一来。 不从外得。 放教自由自在。 不被法缚不求法脱。 尽始尽终打成一片。 何处离佛法外。 别有世法。 离世法外。 别有佛法。 是故祖师直指人心。 金刚般若贵人离相。 譬如壮士屈伸臂顷。 不借他力。 如此省要。 好长时自退步体究。 令有箇落着谛实证悟之地。 即是念念遍参无边无量大善知识也。 切切谛信。 勉力作工夫。 乃善也。 示材知庄俱胝凡见僧来及答问。 唯竪一指。 盖通上彻下契证无疑。 差病不假驴驼药也。 后代不谙来脉。 随例竪箇指头。 谩人不分皂白。 大似将醍醐作毒药。 良可怜愍。 若是真的见透底。 始知郑重。 终不将作等闲。 所谓千钧之弩。 不为鼷鼠而发机。 是故须具顶[宁*页]上眼方可入作。 后来玄沙拈曰。 俱胝承当处。 莽卤只认得一机一境。 有般拍盲底。 随语生解。 便抑屈俱胝。 以谓实然。 殊不知。 焦塼打着连底冻。 到这里直须子细。 切忌颟顸。 只如俱胝临迁化去自云。 得天龙一指头禅。 一生受用不尽。 岂徒然哉。 曹溪大鉴微时。 新州一樵夫也。 碌碌无所发明。 已数十载。 一旦闻客诵经。 激其本愿。 遂致母出乡。 谒黄梅大满。 才见数语间投机。 隐确坊八箇月。 既闻秀偈。 始露锋鋩。 五祖举衣钵授之。 是时群众竞趁。 逐欲夺取。 而蒙山道人。 最先及之。 于大庾岭头知不胜。 始悟此衣非可以力争。 稽首求法。 大鉴以不思善恶本初面目。 歛念知归。 卢老以时缘未稳。 复遁迹四会县猎人中久之。 寻抵番禺。 吐风旛不动动自于心之语。 印宗伸弟子之礼。 为之削发登具。 由是开大法要。 总二千余众。 声彻九重。 遣贵近降紫泥召之。 确然不应度龙象。 若让师清源永嘉南阳荷泽司空数十人。 皆大宗师。 何其韪欤。 唯圣贤示化。 进退存亡。 了然先照。 然考其步骤。 从微至着。 不断世缘。 而示妙规百世之下。 无与为等。 到今数百载。 充遍寰海。 列刹相望。 皆其法孙。 钦仰洪范。 欲拟其毫末。 竭诚罄力。 终莫髣髴。 惟望后昆有力量者勉旃。 聊述梗概尔。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四 发布时间:2025-05-20 04:16:09 来源:白陵寺 链接:https://www.bls108.com/fojing/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