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内容

一切见住地惑

指三界之一切见惑。为五住地惑之一。众生以我见为本而起之种种见惑,称为一切见住地惑。又作见一处住地惑。以其为一切烦恼之所依、所住,故称住地。此惑属迷理之惑,亦为五住地烦恼之根本。了断此惑,始易入见道。[..

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佛十八不共法之一。又作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谓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智演说一切诸法,令其各得解悟证入,称为一切身业随智慧行。[法界次第卷下、华严孔目章卷二] p12 ..

一切性

即自他共离之四性。四者即:(一)自性,谓如计一念心从根生,即自性。(二)他性,若从尘生,即他性。(三)共性,若根尘合生,即共性。(四)离性,若离根尘生,即离性。于此四性之相,皆不执着,则称皆空。 p12 ..

一切所求满足功德

乃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国土庄严十七种功德之一。略称所求满足功德。谓生于净土之众生,所愿求之一切,皆令彼等满足。净土论(大二六·二三一上):“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即弥陀愿心所生之器世间清净庄严..

一切法

梵语sarva-dharma,巴利语sabba-dhamma。乃泛指一切有为法(梵 sajskrta-dharma)、无为法(梵 asajskrta-dharma)及不可说法。又作一切诸法、一切万法。即包含一切事物、物质、精神,以及所有现象之存在。原意作“..

一切法不生

谓一切真实之法乃超越相对之差别界。以其为“绝对”,故不生不灭,此系不变之理法。 p12

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

六无畏之一。略称一切法平等无畏。真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种差别,其六即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意指一乘之人,观自心毕竟空性,离有为、无为二界之扼缚,了悟万法乃一实真如,于诸法无能所本末,而住于虚空无垢..

一切法界自身表

“表”为表现之义;如来于一切法界中表现自身,令一切众生悉知悉见,称为一切法界自身表。大日经卷五(大一八·三一上):“尔时法界生如来身,一切法界自身表,化云遍满毗卢遮那世尊。”如来身表普现色身,其化身如..

一切法界决定智印

指毗卢遮那佛之真言乃至天龙八部之真言,皆为使众生入法界得决定智之法印。[大日经义释卷八] p12

一切法高王经

全一卷。瞿昙般若流支译。本经系表彰菩萨之成就过程及其功德,乃三世诸佛所示法门中之最上者,故又称一切法义王经、诸法勇王经、诸法最上王经。现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一切法高王之法门,乃明示出家受戒者入于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