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内容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九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九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受戒篇第八十七十善部第六(此别五部) 述意部 忏悔部 受法部 戒相部 功能部述意部第一夫以圣道远而难希。净心近而易惑。为山基于一篑。为佛起于初念。故万里之剋。离初步而不登..

虚空云海明门

(术语)初地之菩萨得百法明门,二地以上各地十倍而至第十地。越之而至第十一地之佛果,则所得之明门,不可限量,故譬之为虚空与云与海,而称为虚空云海明门。大疏七曰:至十一地畔,于虚空云海法明门中,一一皆见莲..

楞伽经义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三义疏上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 译经支那蕅益沙门释智旭 疏义一切佛语心品之三(魏云。佛心品第四。○唐云。无常品第三)。○第十八意生身门二。初许宣。二正说。△今初。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

虚空藏求闻持法

(经名)虚空藏菩萨能满所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之略名。一卷,唐善无畏译。说求闻持之修法。

法苑珠林卷第九十

法苑珠林卷第九十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破戒篇第八十八(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惟兹戒德本愿深重。救生利物。称斯为最。是以受之甚易。持之稍难。若非精翫护持。大果何容得证。恐差之毫氂。失之千里。若其小过覆藏。则为难..

虚空藏菩萨经

(经名)一卷,姚秦佛陀耶舍译。虚空藏菩萨,从西方之胜华敷藏佛所现大神力而来。佛说其顶上宝珠之因,消一切之罪,满一切之所求。

憨山老人梦游集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五十菩萨戒弟子 僧本昂 冯昌历 僧知融 日录宰官弟子 王安舜 刘起相 纂辑长春社弟子陈迪祥 梁四相 同较曹溪中兴录上中兴因缘师曰。曹溪者。乃昔曹叔良为魏武之裔。避地于此。因以名焉。其道场自梁..

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梁录失译。佛在鸡罗莎山顶,一比丘为恶病所持,一比丘为恶鬼所持,请虚空藏菩萨哀求于佛,佛现神力,七佛于空中各说一咒。

法苑珠林卷第九十一

法苑珠林卷第九十一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受斋篇第八十九 破斋篇第九十 赏罚篇第九十一受斋篇第八十九(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夫正法所以流布。贵在尊经。福田所以增长。功由斋戒。故舍一餐之供。福绍余粮。施一钱之资。..

虚无

(术语)虚无之宗旨。谓三论宗所立之真空。三论大义钞一曰:以无心之妙慧,而契无相之虚宗。